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05:0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性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一个长盛不衰的课题,本质上说,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现代性。现代性贯穿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多领域,可以说已经成为最核心的问题,与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紧密联系。 本文将“现代性批判”作为马克思和韦伯共同的问题出发点,分别从思想背景、内涵、核心及特点等方面阐述两位哲学家的现代性思想,力求实现总体上把握,最后进行比较分析。 马克思和韦伯同为德国现代思想家,对现代性问题深入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结论。马克思是最早开始描述现代性的,他用商品、资本和异化三个基本范畴解释现代性。商品是他批判现代性的起点,他认为商品的出现使现代社会一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另一方面商品交换使人的社会关系转变为物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资本”是现代性的本质和根本原则,更是现代性问题的症结,这就为我们研究现代性问题确立了基本方向。马克思用“异化”解释现代资本主义,深刻地洞察到现代资本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并把现代性批判引入现实社会,立足实践,探寻全面自由的出路。所以,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是为了重建现代性,最终实现人类解放。 韦伯认为,现代性就是“理性”,他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不断祛魅和世俗化的“理性化”历史的过程,理性化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主要表现在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从而把单纯作为人的思考能力的理性拓展到人的行动、社会和历史等现实领域,以来描述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在西方的根源,试图利用资本主义精神推动资本主义发展。韦伯的理性存在两种逻辑:文化层面的理性化和社会层面的理性化。文化层面理性化反映了客观理性与主观理性之间的矛盾,理性的普遍性被消解,由此产生了价值多元化;社会层面理性化反映了理性内部的目的理性支配价值理性。于是,韦伯将现代社会诊断为“意义的丧失”和“自由的失落”。他认为人类走不出目的理性压倒价值理性的怪圈,,终将无法逃脱现代性后果的牢笼。 通过对马、韦现代性思想的论述和比较,得出了二人现代性思想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的结论,这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解现代性社会的理论基础,更为我们深入理解现代性社会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 韦伯 现代性 异化 理性化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16;B0-0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引言10-14
  • 一、选题的背景和目的10-11
  • 二、研究状况11-13
  • (一)马克思现代性思想11
  • (二)韦伯现代性思想11-12
  • (三)马克思和韦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12-13
  • 三、逻辑结构13-14
  • 第一章 马克思“经济—社会”现代性思想的内容结构14-31
  • 一、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产生14-17
  • (一)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社会背景14-15
  • (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理论背景15-17
  • 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形成过程17-19
  • (一)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初步建立17-18
  • (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全面发展18-19
  • (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最终确立19
  • 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内涵和基本范畴19-26
  • (一)现代性的一般内涵19-20
  • (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内涵20-21
  • (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基本范畴21-26
  • 四、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特点26-31
  • (一)总体性26-27
  • (二)辩证性27-28
  • (三)实践性28-29
  • (四)阶级性29-31
  • 第二章 韦伯“文化—政治”现代性思想的内容结构31-48
  • 一、韦伯现代性思想的产生31-34
  • (一)韦伯现代性思想社会背景31-32
  • (二)韦伯现代性思想理论背景32-34
  • 二、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内涵34-37
  • (一)理性化思想是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内在同一34-35
  • (二)韦伯现代性思想涵义35-37
  • 三、韦伯理性化思想基点与核心37-40
  • (一)社会行动内涵和类型划分37-38
  • (二)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内涵和划分38-40
  • 四、韦伯“理性化”现代性思想的体现40-48
  • (一)现代文化理性化40-41
  • (二)现代社会思想理性化41-42
  • (三)现代经济理性化42-44
  • (四)现代政治理性化44-48
  • 第三章 马克思与韦伯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48-54
  • 一、马克思和韦伯批判现代社会基本立足点比较48-50
  • (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48-49
  • (二)韦伯的文化论与制度论49-50
  • 二、马克思和韦伯批判现代社会方式比较50-52
  • (一)马克思的异化50-51
  • (二)韦伯的理性化51-52
  • 三、马克思和韦伯批判现代社会发展命运比较52-54
  •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未来的乐观态度52-53
  • (二)韦伯对资本主义未来的悲观态度53-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8
  • 后记58-59
  • 个人简历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洪涛;;韦伯与马克思——论“文化—政治”与“经济—社会”[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2年00期

2 袁惠仪;;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逻辑进程[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刘自学;;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傅永军;韦伯合理性理论评议[J];文史哲;200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2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