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聂双江“归寂”思想

发布时间:2021-10-12 16:44
  一个理论的提出总有它想要解决的问题。当我们对其进行考察时,首先要看其所提出问题本身的价值,进而方是对其体系自身合理性的分析。双江思想应阳明后学之流弊而起,可以说是阳明思想由理论进入实践的最初的反思。我们说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高峰,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提阳明,那么从双江所作之反思入手,对于我们全面的理解把握阳明学必有极大助益,由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研究阳明则不能不对双江给予注目。进一步来说,我们认为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高峰,绝不是说宋明理学是中国思想史的最高峰,时移事异,当我们反溯思想史以寻求新的理论突破的时候,则这种最初的反思之意义尤显得重要。正是基于如上思考,本文选取双江“归寂”思想为题,以期对其作一探析。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略介绍了双江“归寂”说的形成过程,并由分析阳明思想的内在问题以及由此问题所致之流弊入手,说明了双江“归寂”思想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从本体,工夫两方面分析了双江“归寂”说的思想体系;双江思想本承自阳明,但在矫正流弊的过程中,对其师说亦有反思,因此有思想史之上下求索、征引,第三部分力图对双江思想之理论得失及影响作出说明。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归寂”说产生之原因
    1.1 双江学行略述
    1.2 “归寂”说产生之原因
        1.2.1 阳明学内含可致疑误的两个问题
        1.2.2 由此两问题发展所致之“二王”流弊
        1.2.3 双江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 “归寂”说思想体系
    2.1 双江对于心体的体认
        2.1.1 心有定体及其所指
        2.1.2 心体的特点
    2.2 双江之工夫理论
        2.2.1 静中涵养未发本体及执体以应用
        2.2.2 格物无功夫
第三章 “归寂”说的理论得失及其影响
    3.1 “归寂”说的理论得失
    3.2 “归寂”说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明人文精神分析[J]. 范立舟.  哲学研究. 2006(09)
[2]良知的嬗变——从牟宗三对阳明的批评来看[J]. 石永之.  东岳论丛. 2006(03)
[3]儒学“意”范畴与阳明学的“主意”话语[J]. 钱明.  中国哲学史. 2005(02)
[4]王阳明思想中“恶”之问题研究[J]. 陈立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5]阳明后学工夫论的演变与形态[J]. 彭国翔.  浙江学刊. 2005(01)
[6]王畿哲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J]. 董平.  学术月刊. 2004(09)
[7]明儒王龙溪的一念工夫论[J]. 彭国翔.  孔子研究. 2002(04)
[8]四句教新探[J]. 阎 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9]论陆王心学中可能诱发“异端”思想的因素[J]. 张锡勤.  哲学研究. 2001(05)
[10]论东林对阳明学的纠弹[J]. 何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4)



本文编号:3432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32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5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