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加坡儒学复兴运动与当代儒学传播
发布时间:2021-10-13 07:28
本文在系统阐述新加坡第二次儒学复兴运动由盛及衰之历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三个问题,其一,新加坡推进儒学复兴运动并促使臻于高峰的内部原因及其成功因素;其二,新加坡儒学复兴运动作为海外儒学传播的代表性个案,何以无疾而终,其深层原因是什么;其三,新加坡儒学传播由盛而衰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在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及推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背景下,当代传承与传播儒学优秀思想资源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的儒学复兴运动令世人瞩目,作为东亚社会中经济腾飞的典型,其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为国际学术界所广泛研究,儒学的作用也被反复提及甚至不断放大。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新加坡形成了国家上下同倡儒学的局面,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在对相关资料的梳理中,笔者发现对这场儒学复兴运动,国内论著大都作为正面典型加以研究,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而对这场运动的结局和成因较少提及或关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得益于新加坡学者李元瑾教授的无私帮助,在占有大量新加坡儒学复兴运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细致研究。首先,文中对跨度达十年之久的新加坡第二次儒学伦理运动作了较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对于当代国家儒学的形成背景和特点作了归纳和总...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新加坡儒学第二次复兴运动:背景和表现
第一节 新加坡儒学二次复兴运动的背景和条件
第二节 新加坡儒学第二次复兴运动表现举隅
第二章 新加坡儒学第二次复兴运动:特征和成功因素
第一节 立足于国情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运作
第三节 强大而全面的舆论宣传
第四节 配套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第五节 作为推广儒学重要载体的学校教育
第六节 研究机构、团体与李光耀个人因素的作用
第三章 新加坡第二次儒学高潮由盛转衰及其困境
第一节 新加坡第二次儒学高潮由盛转衰原因
第二节 儒学传播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新形势下儒学传播方法探索
第一节 新加坡儒学传播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 关于当代儒学传播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漫画:儒学在新加坡传播的另类方式[J]. 周兆呈.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6(01)
[2]新加坡儒学在体制内的流传[J]. 林纬毅.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06)
[3]从新加坡两次儒学发展高潮检视中国、新加坡、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互动[J]. 李元瑾. 中国哲学史. 2005(03)
[4]今日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J]. 杜祖贻.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03)
[5]寻找文化归属的海外华文媒体——《联合早报》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异变的个案研究[J]. 白贵,王南. 当代传播. 2005(01)
[6]从多元文化到综合文化——兼论儒家文化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的关系[J]. 陈祖洲.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7]新、马模式:意识形态化的儒学[J]. 刘宗贤. 文史哲. 2003(04)
[8]李光耀为何改弦更张——网络时代亚洲的价值重建[J]. 任剑涛. 南风窗. 2001(04)
[9]新加坡成功吸收和利用儒家思想的经验和启示[J]. 陈百强.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0(01)
[10]新加坡“五大共同价值观”文化历史基础寻绎[J]. 吴蓉. 学术探索. 1999(06)
本文编号:3434218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新加坡儒学第二次复兴运动:背景和表现
第一节 新加坡儒学二次复兴运动的背景和条件
第二节 新加坡儒学第二次复兴运动表现举隅
第二章 新加坡儒学第二次复兴运动:特征和成功因素
第一节 立足于国情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运作
第三节 强大而全面的舆论宣传
第四节 配套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第五节 作为推广儒学重要载体的学校教育
第六节 研究机构、团体与李光耀个人因素的作用
第三章 新加坡第二次儒学高潮由盛转衰及其困境
第一节 新加坡第二次儒学高潮由盛转衰原因
第二节 儒学传播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新形势下儒学传播方法探索
第一节 新加坡儒学传播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 关于当代儒学传播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漫画:儒学在新加坡传播的另类方式[J]. 周兆呈.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6(01)
[2]新加坡儒学在体制内的流传[J]. 林纬毅.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06)
[3]从新加坡两次儒学发展高潮检视中国、新加坡、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互动[J]. 李元瑾. 中国哲学史. 2005(03)
[4]今日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J]. 杜祖贻.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03)
[5]寻找文化归属的海外华文媒体——《联合早报》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异变的个案研究[J]. 白贵,王南. 当代传播. 2005(01)
[6]从多元文化到综合文化——兼论儒家文化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的关系[J]. 陈祖洲.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7]新、马模式:意识形态化的儒学[J]. 刘宗贤. 文史哲. 2003(04)
[8]李光耀为何改弦更张——网络时代亚洲的价值重建[J]. 任剑涛. 南风窗. 2001(04)
[9]新加坡成功吸收和利用儒家思想的经验和启示[J]. 陈百强.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0(01)
[10]新加坡“五大共同价值观”文化历史基础寻绎[J]. 吴蓉. 学术探索. 1999(06)
本文编号:3434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3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