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孔子诗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7 01:20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诗学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开创了儒家诗学思想体系,而且对后世诗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孔子“仁”和“礼”的理论基础出发,梳理了其诗学思想形成的原因,重点对孔子诗学思想中关于诗的审美标准“思无邪”、“中和之美”进行论述。先秦诸子的文艺思想是在“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此时文、史、哲不分,文学观念中掺杂了很多非文学因素,该时期的文艺思想缺乏独立性,主要依附于诸子的政治、伦理思想。考虑到这一点,本文就从文艺的审美角度出发,对诗的审美标准以及诗的社会功能进行论述,揭示孔子诗学思想的形成,以及孔子诗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从美学角度对孔子的诗学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探讨,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孔子诗学思想形成的原因,认为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构成了孔子诗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阐释了诗的审美标准,其一是“思无邪”的内涵分析,包括朱熹对“思无邪”的内涵分析;其二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表达的中庸哲学思想,以及在中庸的哲学基础上要达到的艺术审美的理想境界:中和之美。第三章:阐述了孔子诗学思想中诗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从四个... 

【文章来源】: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孔子诗学思想的根源
    第一节 孔子诗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仁”
        一、“仁”的缘起
        二、孔子“仁”的思想内涵
    第二节 孔子诗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礼”
        一、“礼”的起源
        二、孔子“礼”的思想内涵
第二章 孔子诗学思想:诗的审美标准
    第一节 “思无邪”
        一、“思无邪”的出处
        二、“思无邪”的内涵
    第二节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一、中和之美的哲学理论基础——中庸
        二、中和之美
第三章 孔子诗学思想:诗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诗可以兴
    第二节 诗可以观
    第三节 诗可以群
    第四节 诗可以怨
第四章 孔子诗学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诗言志”诗学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温柔敦厚”诗教思想的产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孔子诗学思想新论[J]. 王笑飞.  人文天下. 2016(16)
[2]论“思无邪”的审美维度[J]. 王正.  孔子研究. 2015(03)
[3]论孔子的“诗教”思想[J]. 王鸳.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4]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浅析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审美性[J]. 陈洋.  大众文艺. 2014(16)
[5]孔子诗学体系要解[J]. 蔡先金.  孔子研究. 2013(01)
[6]“群”与孔子《诗》学之关系[J]. 彭玉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7]超越“实用”之思——孔子诗学思想之再释与重估[J]. 吴子林.  思想战线. 2011(02)
[8]《论语》之“言”及其诗学意义[J]. 张利玲.  求索. 2010(05)
[9]《孔子诗论》的论诗特色[J]. 陈桐生.  文艺理论研究. 2003(05)
[10]《诗经》与孔子的诗学思想[J]. 黄震云,胡政.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博士论文
[1]战国《诗》学研究[D]. 葛立斌.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诗品诗学研究[D]. 刘硕伟.山东大学 2009
[3]先秦《诗》学思想研究[D]. 朱金发.西北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孔子“用诗”美学思想探析[D]. 湛新宇.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中和美学思想初探[D]. 吕长元.安徽大学 2013
[3]朱熹“诗教”思想探析[D]. 杨洁.中国政法大学 2013
[4]诗可以兴—孔子诗教思想探绎[D]. 聂双.湖北师范学院 2010
[5]孔子文学思想及其影响研究[D]. 刘洪柱.黑龙江大学 2010
[6]孔子与柏拉图之功用诗学比较[D]. 廖天茂.云南大学 2010
[7]历史视角下的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 陈靓.山东大学 2009
[8]天人视野下的兴观群怨[D]. 祁文洁.郑州大学 2008
[9]孔子与《诗》三百[D]. 李婵.山东师范大学 2006
[10]孔子“诗教”思想研究[D]. 陈霞.曲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40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40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0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