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的实践性
发布时间:2021-10-17 00:33
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实践方式的发展,虚拟实践的崛起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需要对当代的重大问题予以批判和反思。虚拟现象显现于生活世界,它给予了我们哪些感性直观,这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其次,“虚拟实践”作为一个词语的出现一直没有给予人们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为此,我们需要对此话语作理论上的论证和说明,即对虚拟的实践性予以确证。当虚拟确证为实践的一种形态,我们不得不面对虚拟实践的根本问题,即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虚拟实践的创价和代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要求我们既不能让虚拟遮蔽了现实的真相,也不能让现实阻碍了虚拟的自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虚拟实践的根本问题予以厘清。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虚拟的语言现象、虚拟的起因、虚拟的历史形态、当代现象和未来形态几个方面阐述了虚拟如何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第二部分阐述了虚拟实践是如何成立的,既考察了前马克思思想史中实践观的历史形态,解读了马克思经典文本中科学的实践观,又着重从实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论证了虚拟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的;第三部分探讨了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交织与互动、虚拟实践的创价与代价等根本...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虚拟如何显现
1.1 “虚拟”在语言中的存在
1.2 虚拟形成的主体根据
1.3 虚拟的历史形态
1.4 当代虚拟现象
1.5 虚拟的潜在形态展望
2 虚拟何以是实践的
2.1 前马克思思想史中的“实践”
2.2 马克思著作中的“实践”
2.3 从实践的内涵看虚拟的实践性
2.4 从实践的外延看虚拟的实践性
3 虚拟实践的根本问题
3.1 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与互动
3.2 虚拟实践的创价与代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位申请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网络世界的思维特征分析[J]. 张九海.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2]试论虚拟实在和虚拟实践的本质——基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和实践观的视角[J]. 禹国峰.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8(04)
[3]虚拟与现实——网络虚拟社区的构成[J]. 王俊秀. 青年研究. 2008(01)
[4]论虚拟实践的形上意义及其方法特征[J]. 刘天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5]论无原则的批判[J]. 彭富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4)
[6]从虚拟实践看虚拟性思维[J]. 丁锋.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7(01)
[7]论虚拟实践的哲学依据[J]. 贺善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8]论虚拟实践方式[J]. 李荫榕,王琪.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3)
[9]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J]. 周甄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2)
[10]虚拟实践的本质探析[J]. 张明仓.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本文编号:3440781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虚拟如何显现
1.1 “虚拟”在语言中的存在
1.2 虚拟形成的主体根据
1.3 虚拟的历史形态
1.4 当代虚拟现象
1.5 虚拟的潜在形态展望
2 虚拟何以是实践的
2.1 前马克思思想史中的“实践”
2.2 马克思著作中的“实践”
2.3 从实践的内涵看虚拟的实践性
2.4 从实践的外延看虚拟的实践性
3 虚拟实践的根本问题
3.1 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与互动
3.2 虚拟实践的创价与代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位申请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网络世界的思维特征分析[J]. 张九海.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2]试论虚拟实在和虚拟实践的本质——基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和实践观的视角[J]. 禹国峰.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8(04)
[3]虚拟与现实——网络虚拟社区的构成[J]. 王俊秀. 青年研究. 2008(01)
[4]论虚拟实践的形上意义及其方法特征[J]. 刘天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5]论无原则的批判[J]. 彭富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4)
[6]从虚拟实践看虚拟性思维[J]. 丁锋.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7(01)
[7]论虚拟实践的哲学依据[J]. 贺善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8]论虚拟实践方式[J]. 李荫榕,王琪.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3)
[9]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J]. 周甄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2)
[10]虚拟实践的本质探析[J]. 张明仓.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本文编号:3440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4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