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高明而道中庸 ——冯友兰论中国哲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1-10-23 04:22
本文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为题,探讨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精神的阐发和理解。冯友兰提出,中国哲学精神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也就是不脱离现实生活而获得人生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试图通过本文的写作,完成三点:一、对“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的意思和它所表达的最高的哲学境界作出完整的诠释;二、以儒、道、佛三家的划分为基础,对中国传统哲学中这三家的重要哲学家做一个回顾,对他们的思想观点做一个提炼,了解他们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评判他们的价值;三、论述冯友兰的“新理学”对“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体现,并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冯友兰在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所使用的两种方法,揭示出新理学人生哲学的超越的观点,指出“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实质和意义,也揭示出“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和主要任务,也是中国哲学对人类精神的主要贡献,这也是本篇文章的写作意义所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一、对“极高明而道中庸”含义的理解
1、对“极高明”的理解
2、对“中”、“庸”及“道中庸”的理解
3、贯通“极高明”与“道中庸”
二、冯友兰论中国哲学精神
(一) 冯友兰论儒家精神
1、冯友兰论先秦儒家哲学
2、冯友兰论汉代儒家哲学
3、冯友兰论宋明道学
(二) 冯友兰论道家精神
1、冯友兰论先秦道家哲学
2、冯友兰论魏晋玄学
(三) 冯友兰论佛家哲学
1、冯友兰论禅宗的来源
2、冯友兰论禅宗
三、“极高明而道中庸”在“新理学”中的体现
1、新理学实现了“极高明”与“道中庸”的统一
2、新理学的方法论所体现的超越的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冯友兰论哲学方法[J]. 刘林. 理论探讨. 2005(06)
[2]论冯友兰“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J]. 高秀昌. 孔子研究. 2005(04)
[3]论冯友兰由“正”而“负”的方法论[J]. 周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06)
[4]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探析[J]. 柴文华,李文远. 天府新论. 2001(02)
[5]冯友兰境界说的道儒思想辨析[J]. 陈晓平. 中州学刊. 1999(03)
[6]试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J]. 孟彩云. 史学月刊. 1998(05)
[7]近十年中庸研究观点介述[J]. 杨子吟,邹效维. 理论探讨. 1998(04)
[8]中庸新议[J]. 张佩国,孟令美,刘立新. 齐鲁学刊. 1997(02)
本文编号:3452460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一、对“极高明而道中庸”含义的理解
1、对“极高明”的理解
2、对“中”、“庸”及“道中庸”的理解
3、贯通“极高明”与“道中庸”
二、冯友兰论中国哲学精神
(一) 冯友兰论儒家精神
1、冯友兰论先秦儒家哲学
2、冯友兰论汉代儒家哲学
3、冯友兰论宋明道学
(二) 冯友兰论道家精神
1、冯友兰论先秦道家哲学
2、冯友兰论魏晋玄学
(三) 冯友兰论佛家哲学
1、冯友兰论禅宗的来源
2、冯友兰论禅宗
三、“极高明而道中庸”在“新理学”中的体现
1、新理学实现了“极高明”与“道中庸”的统一
2、新理学的方法论所体现的超越的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冯友兰论哲学方法[J]. 刘林. 理论探讨. 2005(06)
[2]论冯友兰“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J]. 高秀昌. 孔子研究. 2005(04)
[3]论冯友兰由“正”而“负”的方法论[J]. 周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06)
[4]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探析[J]. 柴文华,李文远. 天府新论. 2001(02)
[5]冯友兰境界说的道儒思想辨析[J]. 陈晓平. 中州学刊. 1999(03)
[6]试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J]. 孟彩云. 史学月刊. 1998(05)
[7]近十年中庸研究观点介述[J]. 杨子吟,邹效维. 理论探讨. 1998(04)
[8]中庸新议[J]. 张佩国,孟令美,刘立新. 齐鲁学刊. 1997(02)
本文编号:3452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5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