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希的性格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02:54
二十世纪初期,在经历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繁荣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紧接着法西斯主义兴起,“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用纯经济学的观点已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流派中的诸多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角度,展开了对后工业文明及其后果的批判。其中,人本主义思潮中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比较突出,他们关注人类心理的内在问题,从人自身出发批判和反思当前的社会现状。正如马克思主义者所强调的,人是历史的主体。因此,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及问题的研究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人自身上来。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是精神分析学朝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产物。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性格理论,立足于人本身,从生物本能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来规定人;它把性格结构作为联接经济基础与社会意识的纽带,用以解释当时经济向左发展而广大人民群众向右倾斜的根源;它提倡社会批判和心理批判两相结合来展开对现代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它提出社会需要变革,不仅需要政治革命,还需要开展一场心理革命。关于性格问题的研究,西方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哲学、社会学、宗教...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赖希性格理论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西方个性心理学的发展
一、个性心理学的发展前期
二、现代个性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的发展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二、荣格的人格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
一、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二、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
第二章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一节 一般概念的梳理
一、个性、人格、性格的内涵
二、个性、人格、性格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赖希的性格理论中的概念梳理
一、赖希对性格概念的描述
二、其他与性格相关的概念
第三章 赖希性格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性格理论的初步探索
一、性格与症状
二、性格的类型
第二节 性格分析技术的形成
一、性格分析技术的提出
二、自我防御机制的探讨
第三节 性格理论的社会应用
一、对法西斯主义现象的分析
二、对性异化的分析
第四章 赖希性格理论之核心内容-性格结构
第一节 性格结构的层次和类型
一、性格结构的层次
二、性格结构的类型
第二节 性格结构的形成机制
一、心理动力的影响
二、道德规范的影响
第三节 性格结构的功能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中介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与阶级意识的培养
第五章 赖希性格理论之实践指导--性革命
第一节 性革命的心理发生机制
一、性经济
二、性政治
第二节 性革命的主要内容
一、消除性压抑
二、提倡性自由
第三节 性革命的特征
一、性解放与政治运动的结合
二、家庭革命与文化改革相结合
第六章 赖希性格理论之未来导向--劳动民主
第一节 劳动民主的相关概念
一、赖希对劳动的界定
二、劳动民主的概念
第二节 劳动民主的内涵
一、未来社会组织形式
二、真正自由的基础
第三节 劳动民主与性格理论中其他内容的内在联系
一、劳动民主与性经济的关系
二、劳动民主与性格结构的关系
第七章 赖希性格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 赖希对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综合
一、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综合的可能性
二、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综合的现实性
第二节 赖希性格理论的局限性
一、“唯性主义”的趋势
二、偏离唯物史观的立场
第三节 赖希性格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一、对马尔库塞的影响
二、对弗洛姆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54433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赖希性格理论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西方个性心理学的发展
一、个性心理学的发展前期
二、现代个性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的发展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二、荣格的人格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
一、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二、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
第二章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一节 一般概念的梳理
一、个性、人格、性格的内涵
二、个性、人格、性格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赖希的性格理论中的概念梳理
一、赖希对性格概念的描述
二、其他与性格相关的概念
第三章 赖希性格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性格理论的初步探索
一、性格与症状
二、性格的类型
第二节 性格分析技术的形成
一、性格分析技术的提出
二、自我防御机制的探讨
第三节 性格理论的社会应用
一、对法西斯主义现象的分析
二、对性异化的分析
第四章 赖希性格理论之核心内容-性格结构
第一节 性格结构的层次和类型
一、性格结构的层次
二、性格结构的类型
第二节 性格结构的形成机制
一、心理动力的影响
二、道德规范的影响
第三节 性格结构的功能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中介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与阶级意识的培养
第五章 赖希性格理论之实践指导--性革命
第一节 性革命的心理发生机制
一、性经济
二、性政治
第二节 性革命的主要内容
一、消除性压抑
二、提倡性自由
第三节 性革命的特征
一、性解放与政治运动的结合
二、家庭革命与文化改革相结合
第六章 赖希性格理论之未来导向--劳动民主
第一节 劳动民主的相关概念
一、赖希对劳动的界定
二、劳动民主的概念
第二节 劳动民主的内涵
一、未来社会组织形式
二、真正自由的基础
第三节 劳动民主与性格理论中其他内容的内在联系
一、劳动民主与性经济的关系
二、劳动民主与性格结构的关系
第七章 赖希性格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 赖希对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综合
一、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综合的可能性
二、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综合的现实性
第二节 赖希性格理论的局限性
一、“唯性主义”的趋势
二、偏离唯物史观的立场
第三节 赖希性格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一、对马尔库塞的影响
二、对弗洛姆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54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5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