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演变探究
本文关键词: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演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永恒轮回”(德文:ewige Wiederkunft,英文:Eternal Recurrence或者Eternal Return)学说是尼采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指一种假定宇宙会不断、而且将会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的观念,而且这种循环的次数不可理解,也无法预测。尼采在其自传《看哪这人》中将永恒轮回学说的发现看成是一种突发事件,他承认他是受到赫拉克利特变易思想的影响,他称其为“虚无主义的最极端形式”,但也是克服虚无主义的方法,这个思想的诞生标志了尼采的哲学走向了成熟,随后尼采通过这一思想来逐步完善和饱满自己的哲学内容。永恒轮回最早在尼采的文本中出现的时期在《快乐的科学》,所以对永恒轮回学说的研究重心一般都在《快乐的科学》及之后的著作中,就像尼采把永恒轮回的思想看成是尼采本人突发奇想的创造一样,至于《快乐的科学》之前的文本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忽视,而事实上尼采在撰写《悲剧的诞生》时就已经伴随了永恒轮回主题。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之前从一长段一长段的“说理”到后来格言警句式的叙述的风格变化,也在另外一方面增加了理解永恒轮回的难度,从而在永恒轮回学说的问题上存在颇多争议。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割裂了尼采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想,片面从单个文本中望文生义理解永恒轮回,特别是明显的现象就是突出后期著作中的“永恒轮回”内涵的解析,忽视前期以及中期隐含在文本中的轮回思想的阐释,另外也没有从一个发展的历史视角来审视和分析永恒轮回学说,所以出现了诸多对于永恒轮回学说解释的矛盾也就顺理成章了。从《悲剧的诞生》中出现的轮回思想,经历了《快乐的科学》中正式提出永恒轮回,一直到《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永恒轮回内涵的确立,文本试图整理出永恒轮回从“诞生”到“确立”以及最终“成熟”的线索,证明永恒轮回学说的出现并不是尼采自传中所说的的那样突然,而是同其他概念一样慢慢发展起来的,尼采的一系列概念也是伴随着永恒轮回学说一同成熟,并且笔者希望通过考察尼采的三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将尼采不同时期的核心概念做一个整理,比较和结合这些概念和永恒轮回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一些看似同永恒轮回相抵牾的概念进行一次澄清,证明它们同永恒轮回思想的发展是环环相扣无法分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永恒轮回学说的羽翼能够更加丰满。同时笔者也衷心期望通过这一努力,让尼采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更加明确永恒轮回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尼采的哲学,并且解决一部分关于永恒轮回学说中不必要的争论。
【关键词】:尼采 永恒轮回 酒神 日神 虚无主义 超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516.47
【目录】:
- 内容摘要2-3
- Abstract3-6
- 导论6-14
- 一、选题依据6-7
- (一) 选题背景6
- (二) 学术价值6
- (三) 社会价值6-7
- 二、文献研究回顾7-11
- (一) “永恒轮回”的历史研究状况7-9
- (二) 关于“永恒轮回”的主要观点9-11
- 三、研究方案11-13
-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1-12
-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2
- (三)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2-13
- 四、论文划分及撰写顺序交代13-14
- 第一章:永恒主题的初探——以《悲剧的诞生》为主要文本14-27
- 第一节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的“永恒轮回”14-16
- 第二节 《悲剧的诞生》中的永恒轮回思想16-27
- 一、《悲剧的诞生》的旨趣及目的16-18
- 二、酒神与日神的二元艺术冲动18-23
- 三、从悲剧到永恒轮回的传承23-27
- 第二章:发展中的“永恒轮回”——以《快乐的科学》为主要文本27-35
- 第一节 如何遭遇轮回——前后思想变化轨迹27-29
- 第二节 惊鸿一瞥——永恒轮回的问世29-31
- 第三节 褪去面纱——永恒轮回如何可能31-35
- 一、爱命运——说“是”的宿命论31-32
- 二、自由精神——真理价值的怀疑论32-33
- 三、伟大的健康——永恒轮回带来的转机33-35
- 第三章:永恒轮回的成熟——以《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为主要文本35-44
- 第一节 超人——一种跨越永恒的过渡35-37
- 第二节 遭遇“最大的重负”——虚无主义侵袭后37-40
- 一、美丽的谎言——正义和惩罚37-38
- 二、万物轮回的初意识——查拉图斯特拉失声于门徒们38-39
- 三、一切存在的憎恶——伟大与渺小永远循环39-40
- 第三节 肯定生命的最高方式——积极的虚无主义40-44
- 一、两种虚无主义的区分40
- 二、视角主义的利剑——反对超越大地,反对普遍价值40-41
- 三、回到超人——同永恒轮回的联姻41-44
- 结语44-47
- 参考文献47-53
- 后记53-5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炎武;罗小娟;;多模态协同在儿童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本体价值[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焦宝乾;;法律论证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3 王云;李增;;保罗·德曼的隐喻认识论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郭洪雷;;小说研究:从叙事学到修辞学——对小说研究理论范式与批评方法修辞学转向的初步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谭善明;;论古典修辞学与尼采早期的修辞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李春双;;浅析隐喻、换喻与哲学的内在关系[J];消费导刊;2010年08期
7 胡易容;;符号修辞视域下的“图像化”再现——符象化(ekphrasis)的传统意涵与现代演绎[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房运梅;董希文;;论尼采语言思想的颠覆性——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语言思想的批判[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谭善明;;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J];东岳论丛;2013年07期
10 李心释;;语象与意象:诗歌的符号学阐释途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乃海;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小山;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4 宗成河;早期尼采的政治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5 张大为;立体的展开[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严金东;自得: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个案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卢少鹏;自由与共和国的创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余友辉;西塞罗修辞性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月涛;文学语言解构性修辞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姜吉林;多维的爱伦·坡[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麒麟;家园下的张力[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旺芳;理论与实践: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傅丹莉;罗曼·雅各布森“语言学诗学观”试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冯语桐;空—时性书写:影像中镜头措辞的原理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超;保罗·德曼的修辞语言观及其修辞阅读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一飞;尼采美学思想新探[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李春双;隐喻和换喻问题的哲学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布咏涛;论耶利内克的“反色情文学”写作[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演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