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政治儒学的范式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04:24
政治儒学范式的发展,围绕着“天人关系”和“伦理与政治”两条主线展开。其中,“天人关系”关涉到儒家重建秩序,并试图赋予秩序以先天的合法性,是对政道和政治主体的致思;“伦理与政治”的实质则是在仁礼关系层面,是否可以由内圣推出外王,道德伦理与政治实践二者谁更能占据主导性的理论问题。政治儒学范式的发展,从先秦孔孟荀到西汉董仲舒,在这两个方面都经历了重大的理论转变。先秦时期儒家的“天人关系”有一个主要特征,即在人道层面凸显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价值,将天人之间的关涉落实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之间,使天作为价值本体,成为个体道德性的普遍依据。孔孟重视人道,在理论上削弱天的神性和主宰性的同时,赋予人主体地位,此举旨在降低天道对人道的影响,将人对天的自然性、宗教性崇拜转向内在的、道德性的自我超越,将重建秩序的载体回归到人本身。到了荀子时期,天人相分是其天人关系的最大特点,在这里,天人关系被彻底分离,天成了彻底的自然化、工具化、质料化的一种物质存在,荀子剥离的天的形而上特性,但同时也消解了天在先秦政治儒学中的神圣性和超越性,使儒家的天人关系范式失去了道德形而上的支撑。在新的大一统政治时期,董仲舒通过构建“天”的哲学...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一)何谓政治儒学
(二)“范式”的定义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天人关系:从天人相分到天人合一
一、先秦政治儒学中天人关系范式的演变
(一)孔子之行仁体天:人主体意识的凸显
(二)孟子之天人合德:神性向德性的偏移
(三)荀子之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
二、董仲舒政治儒学对天人关系范式的整体转换
(一)唯天为大:天之绝对地位的构建
(二)天人之际:新范式的完成
第二章 伦理政治:从政治伦理化到伦理政治化
一、先秦政治儒学中伦理政治范式的发展
(一)孔子之以仁释礼:奠定政治伦理化的理论基础
(二)孟子之仁心仁政:巩固政治伦理化的伦理根基
(三)荀子之隆礼重法:开启伦理政治化的初步转向
二、董仲舒伦理政治化的政治儒学新范式
(一)法天而治:以天为核心的政治儒学范式
(二)天授王权:君权的强化
(三)天降灾异:天在理论层面对王权的制约
第三章 董仲舒政治儒学范式转换产生的原因及评介
一、先秦政治儒学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向
二、政治儒学范式转换产生的现实原因
(一)变封建宗法为郡县制的历史大势
(二)从黄老之学的流弊到儒学复兴的契机
三、董仲舒政治儒学范式的理论缺陷
(一)“情”的抽离
(二)“礼”的异化
(三)民本思想的消解
(四)“士”之精神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人相别:先秦时期的天人观[J]. 沈顺福. 管子学刊. 2017(02)
[2]论董仲舒儒学中仁的原始精神的缺失[J]. 王壮壮.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3]论董仲舒儒学与黄老“无为”思想的渊源[J]. 王壮壮.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4]“天人关系”视域下董仲舒儒学思想的理论转向[J]. 王壮壮.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5]董仲舒天人关系的三维向度及其思想定位[J]. 韩星. 哲学研究. 2015(09)
[6]由古今之道而天人之际——董仲舒天人之学的历史根源与王道政治构建[J]. 韩星. 江苏社会科学. 2015(02)
[7]荀子天论与先秦儒家天人观的转折[J]. 赵法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8]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从宗教与哲学视角看董仲舒天人关系思想[J]. 韩星. 宗教与哲学. 2014(00)
[9]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J]. 许纪霖,刘擎,陈赟,周濂,崇明,王利. 政治思想史. 2012(01)
[10]孔子对天人关系的本体论诉求[J]. 崔涛. 孔子研究. 2010(05)
博士论文
[1]“儒术独尊”与“霸王道杂之”[D]. 许家鹏.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02197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一)何谓政治儒学
(二)“范式”的定义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天人关系:从天人相分到天人合一
一、先秦政治儒学中天人关系范式的演变
(一)孔子之行仁体天:人主体意识的凸显
(二)孟子之天人合德:神性向德性的偏移
(三)荀子之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
二、董仲舒政治儒学对天人关系范式的整体转换
(一)唯天为大:天之绝对地位的构建
(二)天人之际:新范式的完成
第二章 伦理政治:从政治伦理化到伦理政治化
一、先秦政治儒学中伦理政治范式的发展
(一)孔子之以仁释礼:奠定政治伦理化的理论基础
(二)孟子之仁心仁政:巩固政治伦理化的伦理根基
(三)荀子之隆礼重法:开启伦理政治化的初步转向
二、董仲舒伦理政治化的政治儒学新范式
(一)法天而治:以天为核心的政治儒学范式
(二)天授王权:君权的强化
(三)天降灾异:天在理论层面对王权的制约
第三章 董仲舒政治儒学范式转换产生的原因及评介
一、先秦政治儒学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向
二、政治儒学范式转换产生的现实原因
(一)变封建宗法为郡县制的历史大势
(二)从黄老之学的流弊到儒学复兴的契机
三、董仲舒政治儒学范式的理论缺陷
(一)“情”的抽离
(二)“礼”的异化
(三)民本思想的消解
(四)“士”之精神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天人相别:先秦时期的天人观[J]. 沈顺福. 管子学刊. 2017(02)
[2]论董仲舒儒学中仁的原始精神的缺失[J]. 王壮壮.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3]论董仲舒儒学与黄老“无为”思想的渊源[J]. 王壮壮.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4]“天人关系”视域下董仲舒儒学思想的理论转向[J]. 王壮壮.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5]董仲舒天人关系的三维向度及其思想定位[J]. 韩星. 哲学研究. 2015(09)
[6]由古今之道而天人之际——董仲舒天人之学的历史根源与王道政治构建[J]. 韩星. 江苏社会科学. 2015(02)
[7]荀子天论与先秦儒家天人观的转折[J]. 赵法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8]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从宗教与哲学视角看董仲舒天人关系思想[J]. 韩星. 宗教与哲学. 2014(00)
[9]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J]. 许纪霖,刘擎,陈赟,周濂,崇明,王利. 政治思想史. 2012(01)
[10]孔子对天人关系的本体论诉求[J]. 崔涛. 孔子研究. 2010(05)
博士论文
[1]“儒术独尊”与“霸王道杂之”[D]. 许家鹏.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02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50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