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对话——老庄和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04:47
德国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毕生都以存在问题作为他的哲学研究主题,在他的哲学中渗透着对传统哲学的背叛和超越,他给存在赋予了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全新含义。尤其是他把存在放在一种无限可能性的层次上而引发的对“无”的思考显示了他独特的一个哲学视角,传统对象型符合式的哲学方法在存在面前便失去了逻辑效力,面向事实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因之进入了他的基本本体论。在后期,海德格尔极力避免他前期哲学中出现的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力图直接进入存在,这样他便对作为存在之家的语言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通过思和诗,在一种诗一样的语言中方可聆听到在的声音。无独有偶,中国的老子、庄子在以“道”为中心的哲学研究中也和海德格尔取得了某些深刻的共通观点。他们亦在一种“有”、“无”的视角中赋予了“道”以丰富的含义,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他们认为依靠直观的方法才可认识和体悟得到“道”,而且不论老子还是庄子,他们的作品都文字简略、辞义精蕴、音韵铿锵、富含节奏感,处处洋溢着一种诗的灵性和魅力,这些都和海德格尔的一些思想有惊人的相似性。笔者在论述他们这些基本的思想和观点之际,同时也进行了深入的哲学分析,以寻找隐藏在他们理论深处的思想意蕴,探究...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对“道”和“存在”的终极关怀中引发出的关于“有”、“无”问题的比较
1.1 老庄在对“道”的论述中有关“有”、“无”问题的论述
1.1.1 “有”、“无”的实质实为“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1.1.2 对“有”、“无”的论述也包含了认识“道”的方法
1.1.3 “有”、“无”论对生活世界的启示
1.2 海德格尔的“有”、“无”论———对“无”的关怀
1.2.1 海德格尔前期的“有”、“无”之辩
1.2.2 蕴含在“有”、“无”之辩中的思维方式
1.2.3 “无”与此在在生存状态上的关联
1.3 小结
第二章 关于两者方法之比较
2.1 老庄直观性的体道方法
2.1.1 对“道”的全面认识
2.1.2 直观性的体道方法
2.2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
2.2.1 重新认识存在
2.2.2 现象学——直接面向事实本身
2.3 小结
第三章 哲学语言之比较
3.1 老庄哲学中言语与思维诗化的分析
3.1.1 老庄哲学诗化的内在根源
3.1.2 老庄哲学中对语言的诗化
3.1.3 诗意语言的艺术效用和哲学功能
3.2 海德格尔--走向诗和思
3.2.1 走向思和诗: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哲学背景
3.2.2 走向语言之途:渴望诗意哲学
3.2.3 召唤诗人--走向诗和思
3.3 小结
第四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缺席与召唤——对海德格尔现代技术之问的一种解读[J]. 戴月华.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2000(04)
[2]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J]. 张世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3]诗·言·思──试论中国古代哲学言语与思维的诗化[J]. 赵奎英.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3)
[4]“言意”之辩及其语言哲学的意义[J]. 谢丰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5]论老子哲学的本体论[J]. 朱晓鹏. 广东社会科学. 1997(05)
[6]论老子哲学的阐释方法[J]. 方同义,张伟建. 浙江学刊. 1992(05)
本文编号:3527759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对“道”和“存在”的终极关怀中引发出的关于“有”、“无”问题的比较
1.1 老庄在对“道”的论述中有关“有”、“无”问题的论述
1.1.1 “有”、“无”的实质实为“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1.1.2 对“有”、“无”的论述也包含了认识“道”的方法
1.1.3 “有”、“无”论对生活世界的启示
1.2 海德格尔的“有”、“无”论———对“无”的关怀
1.2.1 海德格尔前期的“有”、“无”之辩
1.2.2 蕴含在“有”、“无”之辩中的思维方式
1.2.3 “无”与此在在生存状态上的关联
1.3 小结
第二章 关于两者方法之比较
2.1 老庄直观性的体道方法
2.1.1 对“道”的全面认识
2.1.2 直观性的体道方法
2.2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
2.2.1 重新认识存在
2.2.2 现象学——直接面向事实本身
2.3 小结
第三章 哲学语言之比较
3.1 老庄哲学中言语与思维诗化的分析
3.1.1 老庄哲学诗化的内在根源
3.1.2 老庄哲学中对语言的诗化
3.1.3 诗意语言的艺术效用和哲学功能
3.2 海德格尔--走向诗和思
3.2.1 走向思和诗: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哲学背景
3.2.2 走向语言之途:渴望诗意哲学
3.2.3 召唤诗人--走向诗和思
3.3 小结
第四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缺席与召唤——对海德格尔现代技术之问的一种解读[J]. 戴月华.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2000(04)
[2]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J]. 张世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3]诗·言·思──试论中国古代哲学言语与思维的诗化[J]. 赵奎英.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3)
[4]“言意”之辩及其语言哲学的意义[J]. 谢丰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5]论老子哲学的本体论[J]. 朱晓鹏. 广东社会科学. 1997(05)
[6]论老子哲学的阐释方法[J]. 方同义,张伟建. 浙江学刊. 1992(05)
本文编号:3527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52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