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韩非子的“道德”观

发布时间:2021-12-02 15:15
  本文旨在对韩非子的“道德”观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阐释,试图揭示韩非子的“道德”观所预设的“天下大治最终有利于民”的逻辑前提,分析韩非子的“道德”观所蕴含的各方面道德理论与相关的历史实践,以期望提供一个审视韩非子“道德”观的视角与途径,同时也为重新认识韩非子的思想与现代文明建设之间的关联提供一种反思和借鉴。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阐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二字的出现及其内涵的演变,同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追溯韩非子的“道德”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章从道德本原、道德基础、道德实质和道德修养四个方面对韩非子的“道德”观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阐释。其中包括韩非子对“道”、“德”二字的涵义与相互关系的理解与阐释;探讨“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和其在具体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情说”;阐述韩非子提出的公平正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其对仁、义、礼、智、信等具体道德的要求;对实际道德修养方法的寻求等内容。第三章就韩非子的思想是否是“非道德主义”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主张韩非子的思想是“非道德主义”的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认为其人性自利论的思想基础必定导致“非道德主义”;二是认为韩非子否认道德的...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道德”与韩非子
    1.1 “道德”的演变
    1.2 韩非子“道德”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2章 韩非子的“道德”观
    2.1 道德本原
        2.1.1 对“道”与“德”涵义的理解
        2.1.2 对“道”与“德”关系的阐释
    2.2 道德基础
        2.2.1 人性之辨
        2.2.2 “皆挟自为心”的人情说
    2.3 道德实质
        2.3.1 “公私相背”,“公善”而“私恶”
        2.3.2 “明于公私之分”,“去私心,行公义”
        2.3.3 对具体道德的要求
    2.4 道德修养
        2.4.1 “因道全法”
        2.4.2 “虚静无为”
        2.4.3 “任理去欲”
第3章 道德与非道德
    3.1 “古今异俗”
    3.2 尚力轻德不等于惟力弃德
    3.3 舍“厚爱”取“薄爱”
    3.4 “厉治奸”与“求治世”
第4章 韩非子“道德”观的现代意义
    4.1 利益与道德
    4.2 依法治国,以德修身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道德主义的道德——评韩非子的政治道德观[J]. 杨志才.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2]春秋时期伦理政治价值观的转向[J]. 王杰.  文史哲. 2006(01)
[3]韩非以“公”为根本内核的仁义观[J]. 于霞.  学术研究. 2005(02)
[4]法家重法和法治但不排斥德和德治的一些论证[J]. 夏伟东.  齐鲁学刊. 2004(05)
[5]略论法家的智性传统——兼与余英时先生商榷[J]. 周炽成.  学术研究. 2004(02)
[6]现代性视域中的伦理秩序[J]. 高兆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7]韩非“法通人情”论探析——解读韩非的治乱思想[J]. 宋洪兵.  社会科学战线. 2003(06)
[8]法家学派之德治思想探微[J]. 唐亚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4)
[9]试论韩非“生而好利”人性观在其法术理论形成中的作用[J]. 张道勤.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4)
[10]《性自命出》与法家的“人情论”[J]. 韩东育.  史学集刊. 2002(02)



本文编号:3528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528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b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