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立武《大学本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4 09:52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黎立武《大学本旨》一书,从学术思想史的层面揭示出黎立武是在借用古本《大学》来阐发“理学”新意。在对黎氏生卒年的考证中,认为黎立武大概生于南宋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左右,卒于元朝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左右。针对黎氏的师承问题,认为黎立武乃通过阅读二郭氏著作以“私淑”“兼山学派”。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可能出于他对此派学人思想的心灵遥契,另一方面则是他身上透显着江右思想家不因循守旧,不重师承、师传,追求思想上独特创新的“另类”特性。关于《大学本旨》的结构,则主要以程朱改本作对比,分析黎立武选择古本的原因。正是由于程朱在以“改经以尊经”的建构中走向了“改经而改学”的道路,黎氏才放弃改本而选择古本《大学》以立论。进而详析了他对《大学》所作的“八章之分”,并通过与程朱改本的比较,指出《大学本旨》本质上是拥有古本外貌的“理学”改本。面对《大学本旨》一书的义理涵摄,指出黎立武认为《大学》乃是一部阐发圣学“心性”的圣典。他坚持“有物必有则”的理学观点,认为整个世界是“天理”的秩序化、现实化产物。认为“大学之道”的究极目的在于“建用皇极”、“会归有极”。“大学之道”所倡言的“明明德、...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黎立武生平、师承
(一) 黎立武生平考述
(二) 黎立武师承考述:“私淑”二郭氏
二、黎立武《大学本旨》结构研究
(一) 黎立武选择古本的原因
(二) 黎立武《大学本旨》的八章之分
三、黎立武《大学本旨》义理研究
(一) “大学”的目的:建用皇极、会归有极
(二) “有物必有则”的理学世界
(三) “诚之道”
四、《大学本旨》的学术思想特征
(一) “内圣”化的古本
(二) “外王”化的程朱理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书》本《大学》与《礼记·大学》:两种文本的比较[J]. 李纪祥. 文史哲. 2016(04)
[2]黎立武《大学》思想刍议[J]. 王凯立. 学理论. 2016(01)
[3]《易》与《中庸》相为经纬——论黎立武以《易》解《中庸》的思想意义[J]. 许家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4]程门学派对朱子学的挑战及与王学之遥契——以黎立武的《大学》诠释为中心[J]. 许家星. 哲学研究. 2015(08)
[5]黎立武《中庸》、《大学》思想之考辩[J]. 刘成群. 昌吉学院学报. 2008(05)
[6]试析宋代江右思想家之特质[J]. 郑晓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7]20世纪宋明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下)[J]. 彭国翔. 哲学动态. 2003(05)
本文编号:3588292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黎立武生平、师承
(一) 黎立武生平考述
(二) 黎立武师承考述:“私淑”二郭氏
二、黎立武《大学本旨》结构研究
(一) 黎立武选择古本的原因
(二) 黎立武《大学本旨》的八章之分
三、黎立武《大学本旨》义理研究
(一) “大学”的目的:建用皇极、会归有极
(二) “有物必有则”的理学世界
(三) “诚之道”
四、《大学本旨》的学术思想特征
(一) “内圣”化的古本
(二) “外王”化的程朱理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书》本《大学》与《礼记·大学》:两种文本的比较[J]. 李纪祥. 文史哲. 2016(04)
[2]黎立武《大学》思想刍议[J]. 王凯立. 学理论. 2016(01)
[3]《易》与《中庸》相为经纬——论黎立武以《易》解《中庸》的思想意义[J]. 许家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4]程门学派对朱子学的挑战及与王学之遥契——以黎立武的《大学》诠释为中心[J]. 许家星. 哲学研究. 2015(08)
[5]黎立武《中庸》、《大学》思想之考辩[J]. 刘成群. 昌吉学院学报. 2008(05)
[6]试析宋代江右思想家之特质[J]. 郑晓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7]20世纪宋明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下)[J]. 彭国翔. 哲学动态. 2003(05)
本文编号:3588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58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