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李翱复性思想渊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14:01

  本文关键词:李翱复性思想渊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隋唐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在思想方面,儒学、佛学、道学等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出现了以佛教兴盛为标志的儒、佛、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心性论方面,儒家缺少佛教精湛而严密的体系,因此当时在佛教兴盛发展的冲击下,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李翱师从韩愈,受其影响为反击佛道的挑战,作《复性书》三篇,提出复性学说,,以《中庸》《大学》《易传》《孟子》等儒家经典为范本,并对这些经典中的有关思想在他自己理解的基础上作出全新的诠释,试图建立一个儒家的心性论体系来应对佛道的挑战。 因为李翱所处的隋唐时期为整个中国哲学史的过渡时期,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因而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李翱及其《复性书》思想进行研究的著述并不多,甚至没有一本专门对其进行研究的专著。总结而言,目前对于李翱“复性”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复性的依据和方法;其复性之思维方式借鉴于佛学;复性思想对于宋明理学的影响。本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李翱年谱为辅助,对李翱“复性”思想的思想渊源作一梳理,以期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李翱的“复性”思想。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对李翱“复性”思想渊源进行研究: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李翱的生平、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本文的选题缘由;其次为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从三方面对李翱的复性思想进行文本分析;再次为本文的第二部分,对李翱复性思想产生的渊源进行研究;最后为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李翱复性思想的评价。
【关键词】: 性善情恶 去情复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41.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绪论8-11
  • (一) 李翱复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8-9
  • (二) 选题缘由9-11
  • 一、李翱之“复性”说11-16
  • (一) 李翱的人性论11-12
  • (二) 去情复性的依据12-13
  • (三) 去情复性的途径13-16
  • 二、李翱“复性”思想渊源研究16-24
  • (一) 《复性书》中性情本质与关系的思想16-19
  • (二) 《复性书》中“诚”的思想19-21
  • (三) 《复性书》中的复性修养方法21-24
  • 三、李翱“复性”思想之评价24-28
  • (一) 提升《中庸》的地位24-25
  • (二) 继承并深化韩愈之“道统论”25-26
  • (三) 凸显儒家哲学“知性分析”的环节26
  • (四) “复性”说深刻影响宋明理学26-28
  • 四、结论28-29
  • 五、参考文献29-31
  • 后记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耘;李翱复性学说及其思想来源[J];船山学刊;2002年01期

2 李晓春;再论李翱的人性论[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3 张连良;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的方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5期

4 李晓春,武玉鹏;试论李翱的人性论对性二元论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5 李晓春;试论李翱的人性论[J];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6 李光富;《李翱年谱》订补[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7 郝润华;李翱交游考[J];社科纵横;199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李翱复性思想渊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59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