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王安石治道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20:16

  本文关键词:王安石治道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与政治秩序,不仅是现代人们追求的社会目标,也是千年来中国政治家和思想家不懈的理想追求。王安石就是得君行道,实现这一理想的典范,其Qg圣外王的结构模式和以道进退的气节对宋代新儒学的重建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试图从宪纲的高度,打通王安石心性与政治,厘清“天道——心性——治道”之间的关系,寻找王安石由心性向治道过渡与转化的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即Qg圣外王的结构模式及实现路径,以期还原王安石治道思想的深层理论结构,进而把握宋代理学的诞生机缘及其主旨关切,再现王安石治道思想的全貌。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状况及研究方法,并指出王安石所处时代两大浪潮:一是“回向三代”的政治变革浪潮,二是排佛老,尊性命的儒学思潮。文章第二部分首先论述了治道和天道、人道之间的关系,指出:天道是治道与人道的依据,人道是治道的分寸,人道法天道而成治道。这三者的关系具体到王安石,便形成了其“推天道,治心性,明人事”的治道思路。这是王安石治道思想的总体思路,王安石的治道思想蓝图就由此展开。接着,文章第三部分便具体介绍王安石的天道观与心性观,天道论与心性论是王安石治道思想的形而上基础。在天道观的论述中,首先从气本论出发,主张道法自然,然后过渡到道的本末有无论及天道尚变的观点;在阐述了天道的三个规定性后,阐发了天生人成的天人观。在人性观上,本文首先阐述了“性情一也”的命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性无善恶论,王安石认为现实中的善恶决定于后天之习,于是本文便接着介绍了“学之修之”的道德修养论。本章在介绍王安石天道心性论时,特别注意厘清新学与洛学、朔学的分歧,发掘王安石治道思想的独特魅力。文章第四部分则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王安石治道思想的主要内容,即一道德而同天下俗的文化战略、大明法度的制度建设、众建贤才的人事规划和义利统一的理财设计。文章第五部分首先确立了治道思想实现的前提条件,即“共治天下”,然后集中介绍了王安石由心性向治道过渡与转化的模式及其实现路径。文章在介绍本章时,注重分析王安石“得君行道”与“以道进退”的历史过程,并探析了王安石与神宗君臣遇合的原因及王安石两次罢相的原因,然后指出王安石与神宗的关系及分歧。最终揭示出:得君行道是王安石治道思想的实现路径,以道进退是安石治道实现的保障。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概括王安石的治道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关键词】:王安石 治道思想 Qg圣外王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44.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7
  • 一、时代背景11-13
  • 二、研究方法13
  •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状况13-17
  • 第一章 :王安石的治道思维模式17-25
  • 一、治道、天道、人道及其关系17-19
  • 二、王安石的治道模式:推天道,治心性,,明人事19-25
  • (一)推阐天道20-21
  • (二)治心养性21-22
  • (三)建明人事22-25
  • 第二章 王安石治道思想的哲学基础25-38
  • 一、天道观25-31
  • (一)气为道本25-27
  • (二)道有本末27-28
  • (三)天道尚变28-30
  • (四)天生人成30-31
  • 二、心性学说31-38
  • (一)性情一也31-33
  • (二)性无善恶33-34
  • (三)学之修之34-38
  • 第三章 王安石治道思想的主要内容38-48
  • 一、一道德而同天下俗的文化战略38-40
  • 二、大明法度的制度建设40-42
  • 三、众建贤才的人事规划42-46
  • 四、义利统一的理财设计46-48
  • 第四章 王安石治道思想实现的前提、路径与保障48-64
  • 一、共治天下——王安石治道思想实现的前提48-51
  • 二、得君行道——王安石治道思想实现的路径51-56
  • 三、以道进退——王安石治道思想实现的保障56-64
  • 结语64-66
  • 参考书目66-70
  • 致谢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新建;彭漪涟;;天道与人道关系难题的现代解读——简论张岱年和冯契的天人合一观[J];哲学研究;2008年09期


  本文关键词:王安石治道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0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