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王船山志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 09:34
  “志”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与理想、志向、志节、意志以及理想人格、价值趋赴等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对于个人成长、道德价值追求和人格精神建构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许多思想家都对“志”作出了不同程度、不同向度的阐释和研究。明清之际的杰出思想家王船山是“志”论的集大成者,他在批判地继承与吸收前人“志”论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对明清“天崩地解”社会情势的深度观照,特别是对中华文明价值体系考源溯流、探赜索隐的探究,创造性地建构了一个“推故而别致其新”的“志”论思想体系,从而极大地推进和发展了中华人生哲学和伦理哲学。然而,学术界对船山“志”论思想的价值与意义并未予以很好且深扣船山价值本义的研究,由此而言,全面系统地研究船山“志”论,进而更好地掘发船山伦理精神和人生理想,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深度揭示船山“志”论的内在结构、独特神韵和理论精义,可以通过气、意、节、功等范畴的构成性分析,凸显“志”之人心之主的深刻内涵。而当我们运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分析其“志”论的原初精义和价值奠基时,可以发现它通向的是个体道德人格的生成和个人道德主体性的精神建构。船山“志”论思想不仅止步于此...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传统“志”范畴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志”的涵义解析
        一、志为心之所之
        二、志为心之所止
        三、志为士之心
    第二节 “志”的理论发展
        一、先秦儒家之“志”
        二、老庄道家之“志”
        三、墨子墨家之“志”
        四、商鞅法家之“志”
        五、宋明理学之“志”
第二章 船山释“志”:构成性存在
    第一节 以气释志:志气之辩
        一、重志
        二、重气
        三、志气相交为功
    第二节 以意释志:志意之别
        一、志趋于善而意无善恶定向
        二、志恒而意不定
        三、先意承志
        四、志公意私
    第三节 以节释志:志节之论
        一、节为道德人格之力
        二、志节相交表征人格尊严
    第四节 以功释志:志功之说
        一、志为义不义之动机
        二、功为利与害之效果
        三、志功互参并重
第三章 船山养“志”:还原性生成
    第一节 “志”的道德意向
        一、志于学
        二、志于仁
        三、志于道
    第二节 “志”的人格生成
        一、立志宜大
        二、正志为本
        三、持志以道
        四、守志不移
第四章 船山践“志”:境域性显现
    第一节 诗以载道、言志达情
    第二节 正志修德、珍生务义
    第三节 志节成纯、民族爱国
第五章 船山“志”之评析
    第一节 “志”的真实价值
        一、个体自我的回归
        二、独立人格的觉醒
    第二节 “志”的历史局限
        一、“志”之自由精神的狭隘性
        二、“志”之主体性的不彻底性
        三、“志”之民族气节的片面性
    第三节 “志”的现代启示
        一、培育现代人格
        二、弘扬爱国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尊严:一种不容情境权衡的价值[J]. 甘绍平.  中州学刊. 2018(01)
[2]大孝终身慕父母——孟子论舜之孝以及儒学史上的诠释[J]. 莫天成.  道德与文明. 2018(01)
[3]王夫之“志”论疏解[J]. 胡家祥.  哲学研究. 2017(01)
[4]论人的尊严的五重内涵及意义关联[J]. 王泽应.  哲学动态. 2012(03)
[5]志、量、识——王船山经义、史论对心性之学与政治实践之间关系的思考[J]. 谢茂松.  中国哲学史. 2011(01)
[6]研究古文字通假字的意义及应遵循的原则[J]. 王辉.  中国文字研究. 2009(00)
[7]凝神:庄子修炼功夫的探讨[J]. 黄红兵.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8]在规矩中自在——由“从心所欲,不逾距”看儒家自由观念[J]. 朱承.  现代哲学. 2008(06)
[9]船山尚志观研究[J]. 唐斌成.  船山学刊. 1999(02)
[10]王夫之义利观探析[J]. 王泽应.  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 1992(01)

博士论文
[1]王夫之人性生成哲学研究[D]. 陈屹.武汉大学 2012
[2]主思的理学[D]. 季蒙.浙江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627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27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c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