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易学的天人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6 13:48
船山易学的天人观是船山易学乃至整个船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本体论、天人关系和心性论等内容。本文第一部分分析船山易学中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通过对船山易学的“乾坤并建”、“阴阳观”、“道器观”和“理气观”的解释,阐释其本体论思想的内在关联以及本体与人的关系;以天赋之“性”为基础阐述“天道无择,人道有辨”的天道与人道关系以及圣人如何“延天以佑人”;从“德福关系”和“天命与人”这两个层面,以个人命运和人类发展相结合的角度阐述船山易学的天命观。第二部分分析船山易学的心性论,阐述船山易学心性论的内涵,论述心性论与本体和天道的关系,阐释船山易学对“理与欲”、“心与性”等关系的理解;对“易简”、“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等船山易学与心学易学观共同涉及的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船山易学心性论的理论特色,探究船山易学心性论对天道的体认和落实。第三部分,根据对船山易学中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和心性论的分析,得出船山易学的天人观是由本体统摄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道德客观性与道德主体性的有机统一的结论。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及方法
0.4 创新点
1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理论定位和渊源
1.1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理论定位
1.2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理论渊源
2 船山易学中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2.1 天人观的本体论基础
2.1.1 “乾坤并建”
2.1.2 “对待”、“不测”的阴阳观
2.1.3 “道器不离”与“理气合一”
2.1.4 本体与人的关系
2.2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2.2.1 “天道无择,人道有辨”
2.2.2 “延天以佑人”
2.3 天命观:天理流行与人类发展的统一
2.3.1 “德命”与“福命”
2.3.2 “常”“变”合一的天命
3 天人视角下的心性论
3.1 天人视角下的“性”
3.1.1 “性”与“才”
3.1.2 “性日生日成”
3.1.3 “欲”与“性”、“理”
3.2 天人视角下的“心”
3.2.1 “心”的特征
3.2.2 “心”与“性”、“理”
3.2.3 “易简”之辨
3.2.4 “尽心”以“穷理尽性”
3.2.5 “尊德性”与“道问学”
3.3 对天人视角下的心性论之总结
4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总体特征
4.1 乾坤本体统摄的天人关系
4.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统一
4.3 道德客观性与道德主体性的统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六经注我”视域下的陆九渊心学《易》说[J]. 刘新华. 周易研究. 2017(04)
[2]船山易学中的“乾坤并建”思想[J]. 王雅,刘明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3]王夫之德福一致论——以《周易》内、外传为中心[J]. 姜含琪. 道德与文明. 2017(02)
[4]生成与差等:对船山批评阳明学的再思考[J]. 谷继明. 孔子研究. 2016(06)
[5]王夫之《周易外传》中的圣人观释要[J]. 周广友. 中国哲学史. 2016(01)
[6]再论王夫之的“知行”观[J]. 吴根友. 学术月刊. 2015(03)
[7]王夫之“乾坤并建”的诠释面向——以《周易外传》为中心[J]. 张学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8]王夫之“阴阳向背”说的本体意义[J]. 张学智. 周易研究. 2012(03)
[9]论王夫之的“占学一理”[J]. 张学智. 中国哲学史. 2011(04)
[10]船山易学哲学体系简论[J]. 萧汉明,陈仁仁. 船山学刊. 2011(03)
博士论文
[1]船山易学研究[D]. 刘明山.辽宁大学 2017
[2]王夫之易哲学研究[D]. 马倩倩.山东大学 2016
[3]王船山学术思想研究[D]. 李君.西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44601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及方法
0.4 创新点
1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理论定位和渊源
1.1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理论定位
1.2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理论渊源
2 船山易学中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2.1 天人观的本体论基础
2.1.1 “乾坤并建”
2.1.2 “对待”、“不测”的阴阳观
2.1.3 “道器不离”与“理气合一”
2.1.4 本体与人的关系
2.2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2.2.1 “天道无择,人道有辨”
2.2.2 “延天以佑人”
2.3 天命观:天理流行与人类发展的统一
2.3.1 “德命”与“福命”
2.3.2 “常”“变”合一的天命
3 天人视角下的心性论
3.1 天人视角下的“性”
3.1.1 “性”与“才”
3.1.2 “性日生日成”
3.1.3 “欲”与“性”、“理”
3.2 天人视角下的“心”
3.2.1 “心”的特征
3.2.2 “心”与“性”、“理”
3.2.3 “易简”之辨
3.2.4 “尽心”以“穷理尽性”
3.2.5 “尊德性”与“道问学”
3.3 对天人视角下的心性论之总结
4 船山易学天人观的总体特征
4.1 乾坤本体统摄的天人关系
4.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统一
4.3 道德客观性与道德主体性的统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六经注我”视域下的陆九渊心学《易》说[J]. 刘新华. 周易研究. 2017(04)
[2]船山易学中的“乾坤并建”思想[J]. 王雅,刘明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3]王夫之德福一致论——以《周易》内、外传为中心[J]. 姜含琪. 道德与文明. 2017(02)
[4]生成与差等:对船山批评阳明学的再思考[J]. 谷继明. 孔子研究. 2016(06)
[5]王夫之《周易外传》中的圣人观释要[J]. 周广友. 中国哲学史. 2016(01)
[6]再论王夫之的“知行”观[J]. 吴根友. 学术月刊. 2015(03)
[7]王夫之“乾坤并建”的诠释面向——以《周易外传》为中心[J]. 张学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8]王夫之“阴阳向背”说的本体意义[J]. 张学智. 周易研究. 2012(03)
[9]论王夫之的“占学一理”[J]. 张学智. 中国哲学史. 2011(04)
[10]船山易学哲学体系简论[J]. 萧汉明,陈仁仁. 船山学刊. 2011(03)
博士论文
[1]船山易学研究[D]. 刘明山.辽宁大学 2017
[2]王夫之易哲学研究[D]. 马倩倩.山东大学 2016
[3]王船山学术思想研究[D]. 李君.西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44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4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