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贺麟“新心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03:01

  本文关键词:贺麟“新心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20世纪30年代,贺麟有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从而创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现代新儒学早期的倡导者之一。贺麟的“新心学”思想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儒学和西方哲学思想,是中国的陆王心学与西方的新黑格尔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新心学”思想体系的特点之一,就是调合中西文化的对立面,使之融会合一。贺麟“新心学”思想的理论构成包括四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了儒家思想新开展的三条途径;其次,贺麟通过两方面的内容解释了“心即理”的唯心论,贺麟始终强调“心”是宇宙的出发点,把“心”视为绝对本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不可离心而言物”;再次,具体阐述了知行合一新论的三方面内容;最后,从方法论层面对直觉论进行了探讨。“新心学”思想的理论特色在于它形成的原因之新,基本概念的含义之新,以及它是东西文化调和的产物。贺麟的“新心学”思想,对于了解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和走向,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哲学的重建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贺麟 新心学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1章 贺麟“新心学”思想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11-16
  • 1.1 新心学思想的历史背景11-12
  • 1.2 新心学思想的理论基础12-16
  • 1.2.1 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学12-14
  • 1.2.2 援西方哲学入儒14-16
  • 第2章 贺麟“新心学”思想的理论构成16-28
  • 2.1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16-20
  • 2.1.1 儒家思想新开展的途径16-18
  • 2.1.2 倡导儒者气象18-20
  • 2.2 “心即理”的唯心论20-22
  • 2.2.1 通过康德哲学解释“心即理”20-21
  • 2.2.2 继承传统心学家的思想阐释“心即理”21-22
  • 2.3 知行合一新论22-25
  • 2.3.1 知与行的关系22-23
  • 2.3.2 知行合一新论的具体阐述23-25
  • 2.4 直觉论25-28
  • 第3章 贺麟“新心学”思想的理论特色及价值28-36
  • 3.1 新心学思想的理论特色分析28-31
  • 3.1.1 新心学形成的原因之新28
  • 3.1.2 新心学基本概念的含义之新28-29
  • 3.1.3 东西文化调和的产物29-31
  • 3.2 新心学思想的精华之处31-33
  • 3.2.1 理想主义和自由精神31
  • 3.2.2 文化的体用观31-33
  • 3.3 新心学思想的现代价值33-36
  • 3.3.1 新心学思想与现代化33-34
  • 3.3.2 新心学思想的现代价值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孜;贺麟“新心学”思想理论基础探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3期

2 张学智;贺麟的新心学与黑格尔、康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 何仁富;;试论贺麟与唐君毅的理想唯心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张祥浩;现代新心学的心物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5 宋志明;贺麟对新儒者的定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张西平;儒家思想开展的新途径─—贺麟新儒学思想简评[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09期

7 李翔海;;新心学的理论特色与儒学的现代走向[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顾红亮;贺麟的儒家思想现代性话语[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韩柱;;贺麟文化观的多维解读——以《文化与人生》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王俊杰,张彤磊;贺麟学术思想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永华;贺麟“新心学”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福林;贺麟的儒者人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贺麟“新心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6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0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