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王龙溪“见在良知”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5 16:40
  自孟子提出“不学不虑之良知”这一概念以来,良知就成为儒家哲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后来,王阳明承继了孟子的良知概念,并将良知提高到本体的地位。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外心以求理是行不通的,他认为天理自在人心,从而将人心本具之良知赋予了天理的意义。王龙溪在前人“良知学”基础上,把“见在良知”观念鲜明提点出来,并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王龙溪强调了良知的“见在”性,“见在”一词即表明了良知既是当下具足的,又能随时呈现,良知既具有先验性,又具有活动性。见在良知先天完备具足,它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实践提供根据和可能。见在良知的当下呈现,又能够使人们随当下良知的自然发用直接地判断具体情境中的是非善恶。同时,王龙溪的见在良知不仅仅具有道德意义,它还是能够通天地、生万物的生命本源。见在良知既具有本体意义,又蕴含着王龙溪独特的工夫论思想,见在良知强调“先天正心”,同时不废“后天诚意”,且二者被收摄于“一念工夫”之中。见在良知的本体论意义最终通过工夫修习落实在理想人格的成就之上,王龙溪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出世间大豪杰”。“见在良知”的内涵与对最高理想人格的追寻是高度契合的,基于对“超脱世间”气象的追求,王龙溪的理想...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见在良知”说之义理传承与概念阐释
    一、义理传承
        (一) 体用一源的理路
        (二) 心即理
        (三) 良知概念渊源
    二、概念阐释
        (一)以“见在”为良知
        (二)“见在良知”与知觉
        (三)“见在良知”与“现成良知”
第二章 本体论意义上的“见在良知”
    一、良知之“在”:道德的本原
    二、良知之“见”:理性的准则
    三、最初无欲一念:造化之天则
第三章 工夫论意义上的“见在良知”
    一、正心与诚意
        (一) 正心与诚意之分疏
        (二) 阳明诚意工夫
    二、先天正心之学
        (一) 从心上立根
        (二)“无”之工夫
    三、一念工夫
        (一) 念与良知
        (二) 一念与正心
        (三) 一念与诚意
第四章 境界论意义上的“见在良知”
    一、对乡愿的批判
    二、对狂者、豪杰的赞扬与超越
    三、“自信本心”之出世间大豪杰
第五章 “见在良知”思想评析
    一、批评与回应
        (一) 良知是否见在具足
        (二) 脱略工夫
        (三) 流入佛老
    二、现实价值
        (一) 现实之“恶”与人性本善的矛盾
        (二) 以“见在良知”反抗“平庸之恶”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国内著作类
    二、国外著作类
    三、期刊与论文类
后记



本文编号:3748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48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9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