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传》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9 05:24
《文言传》是专门阐释乾坤二卦的篇目,对于乾坤二卦的修己安人之道阐发尤详。第一章首先讨论《文言传》的题名内涵问题。“天地之文”是《文言传》题名取义所本。《周易》中的天地之文即天地生物、成物之象所蕴涵的理序,人文是圣王法天牧民所遵循的理则伦序。《文言传》以“文德”贯通天地之文与人文、天地之道与人道。“文德”即仁德、易道生生之德。乾坤二卦作为生生之本最为集中地体现了此生生之易道、天人贯通之“文德”,故阐释乾坤二卦德义之辞题名“文言”。第二章讨论《文言传》的文本与思想资源问题。《文言传》的产生吸收、融合了先秦诸家思想,但其整体价值取向则为儒家思孟学派。《文言传》的文本构成比较复杂,既有在孔子之前即已存世的春秋早期易学解释,也包含有孔子遗教以及思孟学派的思想。第三章讨论《文言传》的易学诠释方法问题。《文言传》对乾坤二卦的阐释遵循了三个根本原则:以人道的视角推阐天道;言内圣必及外王,言道德必及事功;乾刚坤柔,乾健坤顺。《文言传》对乾卦的解释,关注的中心不只是自己,而是囊括了万事万物的。《乾·文言》的眼光是开阔的、推广的、包罗万物的。《文言传》对坤卦的解释,关注的中心一直是自性、自身。《坤·文言》的...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言传》之题名内涵
第一节 《文言传》题名的内涵
一、《易传》各篇之命名特点
二、《文言传》题名内涵的现有解释
三、天地之文与人文: 刚柔交错与文德教化
四、从《文言传》看天地之文与人文的贯通
第二节 追溯文德之源: 礼乐精神与文王之德
一、文德源于礼乐之教
二、文德非文饰之德
第二章 《文言传》之文本与思想资源
第一节 《文言传》之文本问题
一、与传世文献之比较
二、与马王堆帛书《易传》之比较
三、《乾·文言》与《坤·文言》比较
四、《文言传》异文问题
五、《文言传》定本时间问题
第二节 《文言传》之思想资源问题
一、《文言传》与道家思想
二、《文言传》与儒家思想
第三章 《文言传》之易学诠释方法
第一节 据辞言理的模式与原则
第二节 独特的象数体例
一、正中
二、三才分位
三、正位
四、重刚
第四章 《文言传》中的天地化生之道
第一节 乾元与仁体
第二节 元亨利贞
第三节 阴阳观
一、阴阳感应
二、扶阳抑阴倾向
第四节 鬼神观
第五章 《文言传》中的人文化成之道
第一节 心性论
一、性情论
二、德性论
第二节 价值观
一、义利统一:利者义之和
二、德业相长:进德修业
三、德福相因:积善有庆,以德受福
四、终日乾乾,及时而进
第三节 内圣外王的治道思想
一、君子进修之道
二、君臣平治之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787144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言传》之题名内涵
第一节 《文言传》题名的内涵
一、《易传》各篇之命名特点
二、《文言传》题名内涵的现有解释
三、天地之文与人文: 刚柔交错与文德教化
四、从《文言传》看天地之文与人文的贯通
第二节 追溯文德之源: 礼乐精神与文王之德
一、文德源于礼乐之教
二、文德非文饰之德
第二章 《文言传》之文本与思想资源
第一节 《文言传》之文本问题
一、与传世文献之比较
二、与马王堆帛书《易传》之比较
三、《乾·文言》与《坤·文言》比较
四、《文言传》异文问题
五、《文言传》定本时间问题
第二节 《文言传》之思想资源问题
一、《文言传》与道家思想
二、《文言传》与儒家思想
第三章 《文言传》之易学诠释方法
第一节 据辞言理的模式与原则
第二节 独特的象数体例
一、正中
二、三才分位
三、正位
四、重刚
第四章 《文言传》中的天地化生之道
第一节 乾元与仁体
第二节 元亨利贞
第三节 阴阳观
一、阴阳感应
二、扶阳抑阴倾向
第四节 鬼神观
第五章 《文言传》中的人文化成之道
第一节 心性论
一、性情论
二、德性论
第二节 价值观
一、义利统一:利者义之和
二、德业相长:进德修业
三、德福相因:积善有庆,以德受福
四、终日乾乾,及时而进
第三节 内圣外王的治道思想
一、君子进修之道
二、君臣平治之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787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8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