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荀子治理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17-05-21 11:23

  本文关键词:荀子治理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荀子是先秦儒学的最后一位大师,在中国儒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荀子治理社会的思想,是其哲学思想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本文以荀子的治理思想为研究内容,试对其治理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荀子的治理思想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其治理思想得以展开的学理依据是什么?荀子提出了哪些治理理念及具体措施?研究荀子的治理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本文基本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希望能从荀子的哲学思想中挖掘出更丰富的文化价值。荀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对战争和和平秩序的思考成为战国时期思想家的重要课题。动荡的社会催生了许多的社会治理方案,推动着学术思想的发展。荀子在坚持儒家立场的前提下,继承孔孟的治理理念,加之吸众家之长,弃各家之短,对诸子的思想进行会通与融合,形成了自己兼容综合又独具特色的治理思想。在荀子庞大的思想体系中,对于天人关系和人性问题的讨论是哲学思想展开的逻辑起点,也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根基所在。荀子的天人观和性恶论,从根本上为其社会理想的规划设计提供了逻辑支撑,因此,本文也在展开荀子的治理思想之前对其天人观、人性论进行了探究。荀子的整个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治理方法、治理目标三个方面。其一是荀子“分”与“群”的社会治理结构。荀子提出了“明分使群”的思想,认为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能够合群。并强调君者善群,主张在“明分”的基础上、在君主的有效带领、共同目标的引导下,人们有秩序地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群居和一”的理想秩序。其二是荀子“隆礼重法“的社会治理方法。隆礼是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无论是从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来看,还是就其中具体的方面如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等等而言,最终都以礼为归宿。由于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荀子吸收了法家思想,引法入礼,强调治理社会应该具有强制性的特点,继而提出了“隆礼重法”的社会治理方案。在荀子那里,礼和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礼是法之本,法为礼之用,礼为主,法为次,二者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联系,是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缺一不可。其三是荀子“富民安民”的治理目标。首先荀子对人的逐利性给予肯定,一定程度的利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前提,因此人的逐利行为无疑是合理的;另外荀子重点论述了义在社会治理和稳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义能够有效地控制、引导人的欲望。荀子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结合,把“富民安民”设定为君主治理社会的理想目标。荀子的治理思想,不仅在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中国传统治国理念的生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当今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批判性地继承并转化荀子的治理思想,对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治理 明分 礼法 义利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2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第一章 荀子治理思想产生的背景12-15
  • 第一节 战国后期的社会环境12-13
  • 第二节 诸子百家的争鸣与交融13-14
  • 第三节 荀子对孔孟思想的继承14-15
  • 第二章 荀子治理思想的理论基础15-20
  • 第一节 天人观之“明于天人之分”16-18
  • 第二节 人性论之“人性恶”18-20
  • 第三章 荀子的治理思想20-44
  • 第一节 “分”与“群”的治理结构20-27
  • 一、明分使群21-23
  • 二、君者善群23-26
  • 三、群居和一26-27
  • 第二节 “隆礼重法”的治理方法27-38
  • 一、隆礼27-33
  • 二、重法33-36
  • 三、礼法相成36-38
  • 第三节 “富民安民”的治理目标38-44
  • 一、逐利的合理性与经济目标38-42
  • 二、求义的至上性与伦理目标42-43
  • 三、“义利两有”的整体目标43-44
  • 第四章 荀子治理思想的影响及当代价值44-57
  • 第一节 历史影响44-48
  • 第二节 当代价值48-57
  • 一、“明分”思想中的层级管理思想49-51
  • 二、“群居和一”思想中的和谐意识51-53
  • 三、“隆礼重法”思想的现代价值53-55
  • 四、“义利两有”思想中的道德观55-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向红;曹阜孝;陈s,

本文编号:383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3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f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