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思想初探
本文关键词:《列子》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今本《列子》不是先秦时期列子学派的作品,而是魏晋时期的伪书,主要以道家的文本为主对秦汉及以前的文献材料进行编撰整合,其思想内容保留和反映了与道家学派一脉相承的哲学思想。全文从《列子》文本材料出发,参考《老子》《庄子》《淮南子》等相关材料,同时结合魏晋时期的社会时代背景,试图分析探讨其道论、政治思想、人生观内容。 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以考辨形式为主的《列子》研究,综述历代以来《列子》书存在的真伪考辨,尤其是近代以来《列子》“伪书说”的论证及其辨正翻案。围绕《列子》书的真伪进行论证是近代以来《列子》研究的主流和中心,但同时其书的真伪争论也成为《列子》一书思想研究的障碍,对书中思想内容的研究和关注偏少,主要以论文形式对其中天道观、人生哲学、以及《列子·杨朱篇》思想等进行了论述。第二章道论部分主要阐释《列子》的天道观,提出宇宙本体即“不生不化”的道,论述“不生不化”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最终原因和根据,指出其本体义和生成义,并阐述宇宙万物生成的过程,强调气在其生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列子》在吸收老子静虚说的基础上,指出列子的贵虚思想,批判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此外,《列子》书还提到对时间、空间的认识,采取“不可知”、“存而不论”的态度。第三章政治思想部分,主要阐述在道家“无为而治”政治核心思想指导下的具体政治实践。结合《列子》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列子》描述了国无师长、民无嗜欲的理想社会。在治国的具体思想内容上,《列子》强调国君、贤臣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国君自身内守其道,贵身爱身,善用贤臣,不以任一己之能而广泛运用贤才,各归其职,从而达到上无为而下有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效果。第四章人生观部分主要阐述贵身论、顺命论及生死观。《列子·杨朱篇》体现了乐生逸身的贵身思想,激烈地批评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反对求名、求利而累身损生,要求在现实短暂的人生中满足其自身的内、外在精神和物质需求,体现了务实的人生价值观。《列子·力命篇》反映了安命知时的顺命观,强调命对人生的主宰和决定作用,具有宿命论倾向。《列子》认为生死是宇宙的造化规律,对生死提出达生乐死的态度。最后结语部分主要对前文部分进行总结,并指出《列子》书中所特有的一些自然科技思想,阐述《列子》思想的价值、影响及意义。
【关键词】:《列子》 道 政治思想 人生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2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章 绪论7-15
- 1.1 《列子》真伪考辨综述7-9
- 1.2 20世纪以来《列子》研究综述9-13
- 1.2.1 《列子》的整理注译与真伪考辨9-12
- 1.2.2 《列子》思想内容研究综述12-13
- 1.3 研究方案13-15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4
- 1.3.2 研究内容及特色14-15
- 第二章 道论15-26
- 2.1 宇宙本体:“不生不化”之道15-18
- 2.2 宇宙生成论18-20
- 2.3 种有机20-22
- 2.4 贵虚思想22-24
- 2.5 时间、空间观念24-26
- 第三章 政治思想26-35
- 3.1 理想社会26-27
- 3.2 治国思想27-32
- 3.3 用人思想32-35
- 第四章 人生观35-44
- 4.1 贵身论35-39
- 4.2 顺命论39-41
- 4.3 生死观41-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生命本位与自然关怀——道家生命观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王光照;卞鲁晓;;20世纪《列子》及张湛注研究述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马达;张湛《列子注》与《列子》在义理上的矛盾[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4 孔毅;;《列子》政治思想的伦理意蕴[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左福生;;内观、自忘、安时与纵欲:《列子》求乐释忧的四种范式——兼论《列子》一书的真伪问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马达;《仲尼篇》言西方圣人与《列子》真伪[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7 马达;《列子》与《周易乾凿度》——马叙伦《列子伪书考》匡正之一[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8 戴建平;张湛自然观探讨[J];中国道教;2003年03期
9 管宗昌;《列子》中无佛家思想——《列子》非伪书证据之一[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管宗昌;杨秀兰;;《列子》研究综述[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卞鲁晓;《列子》人生哲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刘佩德;列子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列子》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