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天道人道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9 20:58
《中庸》是儒家传世经典之一,对儒学而言,如命脉所在。如果说儒学代表着中国人的思考方法,那么《中庸》就是这一思考方法的精髓。它承上启下,兼综佛道,乃至今时今日依然保留着对当代精神境界的构筑,对主观道德世界的体认。文章旨在通过“天道—人道”的模型解读《中庸》文本,剖析其内在意蕴,以便更好地对接当代。对天道而言,《中庸》通过“天”实现“性”“命”“诚”之间的内在关联,即天命与性、诚与性、至诚与尽性三个方面的联系。并且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出发,指明天命下贯的原动力。对人道而言,《中庸》主要包括内圣外王两个方面:一是从遵道、修道、守道出发归纳蓄积内圣的具体方式,进而通过“三达德”实现自我修习。二是从人治、德治、礼治出发梳理外王为政的实际策略,进而通过“五达道”与九经实现治国平天下。另外,在《中庸》看来天道通过形上的分析给予人道指导,而人道则透过实际的运用呈现天道法则,天道与人道虽有不同之处但亦有渗透的层面。一方面《中庸》通过“诚”贯通天道与人道且为天人合一提供可能;另一方面《中庸》通过小人、君子、圣人的人格修养来彰显天道的境界。因此,在对天道与人道逐一分析后应将二者联系起来,...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庸》天道人道思想渊源
第一节 《中庸》天道人道思想核心范畴溯源
一 “天”“道”范畴溯源
二 “诚”“性”“命”范畴溯源
第二节 《中庸》天道人道思想的历史追溯
一 《中庸》天道思想源起
二 《中庸》人道思想源起
第三章 天道至诚,不诚无物
第一节 《中庸》之“天”“天命”
一 “天”之特质
二 “天命”旨归
第二节 性自命出,性存于诚
一 天命与性:天命之谓性
二 诚与性:诚者,天之道
三 至诚与尽性:唯至诚为能尽其性
第四章 人道诚之,合于内外
第一节 蓄积内圣,涵养心性
一 遵道:诚之者,人之道
二 修道:戒惧慎独,反求诸己
三 守道:守中致和,中体和用
第二节 达德内修,德润己身
一 好学近乎知
二 力行近乎仁
三 知耻近乎勇
第三节 为政在人,德主礼辅
一 人治:政者正也,修己安人
二 德治:大德敦化,天下大平
三 礼治:执两用中,政由礼也
第四节 外王践履,应世之则
一 素位而行,五伦相即
二 治国理政,九经效验
三 权以中行,时势而变
第五章 上承下达,天人合一
第一节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二节 人格修养,以人显天
一 小人
二 君子
三 圣人
第六章 《中庸》天道人道思想影响
第一节 继往开来,儒学中枢
一 先秦脉承,孟荀发微
二 汉唐注疏,阐扬义理
三 宋儒精研,诠释性情
四 明清通达,经世致用
第二节 兼综佛道,三教会通
第三节 源远流长,启迪当代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49632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庸》天道人道思想渊源
第一节 《中庸》天道人道思想核心范畴溯源
一 “天”“道”范畴溯源
二 “诚”“性”“命”范畴溯源
第二节 《中庸》天道人道思想的历史追溯
一 《中庸》天道思想源起
二 《中庸》人道思想源起
第三章 天道至诚,不诚无物
第一节 《中庸》之“天”“天命”
一 “天”之特质
二 “天命”旨归
第二节 性自命出,性存于诚
一 天命与性:天命之谓性
二 诚与性:诚者,天之道
三 至诚与尽性:唯至诚为能尽其性
第四章 人道诚之,合于内外
第一节 蓄积内圣,涵养心性
一 遵道:诚之者,人之道
二 修道:戒惧慎独,反求诸己
三 守道:守中致和,中体和用
第二节 达德内修,德润己身
一 好学近乎知
二 力行近乎仁
三 知耻近乎勇
第三节 为政在人,德主礼辅
一 人治:政者正也,修己安人
二 德治:大德敦化,天下大平
三 礼治:执两用中,政由礼也
第四节 外王践履,应世之则
一 素位而行,五伦相即
二 治国理政,九经效验
三 权以中行,时势而变
第五章 上承下达,天人合一
第一节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二节 人格修养,以人显天
一 小人
二 君子
三 圣人
第六章 《中庸》天道人道思想影响
第一节 继往开来,儒学中枢
一 先秦脉承,孟荀发微
二 汉唐注疏,阐扬义理
三 宋儒精研,诠释性情
四 明清通达,经世致用
第二节 兼综佛道,三教会通
第三节 源远流长,启迪当代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49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49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