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山西墓葬壁画审美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5 22:25
北朝处于西汉至隋唐帝国的过渡阶段,作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时期,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由于政权交替频繁,北方鲜卑游牧民族、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呈现出胡汉杂糅的风格,对后世隋唐文化影响颇深。山西平城(今大同)和晋阳(今太原)作为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塞,也是胡商通过丝绸之路来华贸易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出土了大量的北朝墓葬壁画。这些墓葬壁画作为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物证,仅用“胡化”或者“汉化”不能够全面概括,胡、汉民族间相互交流、碰撞,共同形成了北朝时期异彩纷呈的墓葬壁画艺术。北朝时期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倾向,北朝墓葬壁画作为图像资料提供了研究北朝社会的机会,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生死观,透露出北朝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墓葬壁画中的审美观念受到中国本土生死观、佛教生死观和祆教生死观的影响。壁画中狩猎图、宴饮图等日常生活题材以图像形式再现了北朝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了墓主留恋现世享乐生活,表达墓主对“生”的追求。升天图的神怪、仙人形象营造出仙界氛围,可以看出墓主对待死亡的态度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期盼,渴望自身灵魂升天。本文主要以山西北朝墓葬壁画为例,通过对墓中的葬具,壁画内容和风格的解读,...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2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生成及历史语境
2.1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概况
2.1.1 平城地区墓葬
2.1.2 晋阳及周边地区墓葬
2.2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的历史语境
2.2.1 区域政治中心
2.2.2 多元文化交融
3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中的审美观念
3.1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体现
3.1.1 魂魄观念和本土神祗体系
3.1.2 儒道观念的体现
3.2 佛教生死观的体现
3.2.1 生死轮回
3.2.2 佛国净土
3.3 祆教生死观的体现
3.3.1 善恶二元
3.3.2 圣火崇拜
4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中的审美品位
4.1 职位与品位
4.1.1 上层贵族身份
4.1.2 威仪墓主画像
4.2 世俗与关怀
4.2.1 奢华生活再现
4.2.2 彼岸世界想象
5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中的审美特征
5.1 胡汉服饰的交流与融合
5.1.1 服饰形制
5.1.2 服饰色彩
5.2 鞍马狩猎图中的阳刚之气
5.2.1 多元形式
5.2.2 尚武精神
5.2.3 气韵生动
5.3 升天图中的多元神怪形象
5.3.1 畏兽形象
5.3.2 仙人形象
5.3.3 风伯形象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23362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2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生成及历史语境
2.1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概况
2.1.1 平城地区墓葬
2.1.2 晋阳及周边地区墓葬
2.2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的历史语境
2.2.1 区域政治中心
2.2.2 多元文化交融
3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中的审美观念
3.1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体现
3.1.1 魂魄观念和本土神祗体系
3.1.2 儒道观念的体现
3.2 佛教生死观的体现
3.2.1 生死轮回
3.2.2 佛国净土
3.3 祆教生死观的体现
3.3.1 善恶二元
3.3.2 圣火崇拜
4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中的审美品位
4.1 职位与品位
4.1.1 上层贵族身份
4.1.2 威仪墓主画像
4.2 世俗与关怀
4.2.1 奢华生活再现
4.2.2 彼岸世界想象
5 北朝山西墓葬壁画中的审美特征
5.1 胡汉服饰的交流与融合
5.1.1 服饰形制
5.1.2 服饰色彩
5.2 鞍马狩猎图中的阳刚之气
5.2.1 多元形式
5.2.2 尚武精神
5.2.3 气韵生动
5.3 升天图中的多元神怪形象
5.3.1 畏兽形象
5.3.2 仙人形象
5.3.3 风伯形象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23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2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