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宗教渊源

发布时间:2025-04-15 03:44
  本文的研究聚焦于海德格尔思想的宗教渊源。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这四个方面所突出的,是与海氏思想的宗教渊源紧密相关的四个相互递进的层次:故乡与“开端”的关系;宗教与历史的关系;信仰与生存的关系;时代之危险与拯救的关系。具体地说,依据对实际生存的独特领会,海德格尔深刻洞察了实际性的历史与客体性的历史学之间的重要区别。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重建了宗教思想研究的历史性境域。这方面的探讨使海德格尔对基督教神学与形而上学之间在存在论层面的相互渗透,有了更深刻把握,也为他对形而上学之本质的考察带来了重要启发。海德格尔思想的宗教渊源在他的晚期思想中也始终在延续,这尤其体现在他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深刻剖析中。通过对于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的辨析,海德格尔发现了一个作为最高依据的“上帝”,并揭示了这个上帝在形而上学思想框架之中的关键作用。在海德格尔看来,上帝成为“第一因”或“最高依据”这一现象,并不是一个孤立或突发的思想事件,它在存在论层面的意味乃是存在之真理的深度遗忘。这种遗忘最极端地表现为技术时代的来临。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是虚无主义的最终产物,虚无主义本身又是形而上学完成的标志。这条逻辑背后是“...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选题的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述
        1.3.2 国内研究概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依源于故乡的“开端”
    2.1 虔诚的故乡与存在的最初“馈赠”
    2.2 “质朴之物”中的“至上之神”
    2.3 从经院神学走向历史神学
第3章 筑基于历史的宗教
    3.1 重建宗教思想研究的历史性境域
        3.1.1 分歧——“实际性”的历史与“客体性”的历史哲学
        3.1.2 出路——历史性的实际生存及其“形式显现”
        3.1.3 超越——从“形式本体论”到“形式显示”
    3.2 基于形式显示的宗教研究
        3.2.1 保罗路线——信仰生活的历史性开端
        3.2.2 历史转向——从信仰生活到教义体系的偏转
        3.2.3 奥古斯丁路线——“宗教性”意义的希腊化走向
        3.2.4 人神分离——中世纪神学的关键抉择
第4章 肇始于存在的信仰
    4.1 作为实证科学的神学及其信仰本位
    4.2 信仰实存的历史性与存在领悟的先行性
    4.3 神学的存在者与信仰的存在论
    4.4 实存形式的合理性与信仰生活的本真性
第5章 共生于危险与拯救
    5.1 形而上学与上帝的关系
        5.1.1 作为形而上学基底的“存在-神学”
        5.1.2 逻各斯的奠基与形而上学的自我论证
        5.1.3 上帝的“自因”与形而上学的完成
    5.2 .“上帝死了”与“神性不死”
        5.2.1 形而上学的尽头与虚无主义的宿命
        5.2.2 虚无主义的降临与技术时代的“危险”
        5.2.3 技术时代的拯救与诗意栖居的回归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40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40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7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