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与超功利—孔子的生活价值追求
发布时间:2017-06-02 12:07
本文关键词:功利与超功利—孔子的生活价值追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功利”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生于春秋乱世的孔子对于“功利”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并且形成了一套他自己的功利思想,隐含在记录他言行的《论语》一书中。伴随着西汉时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观念成为了主流,“子罕言利”成为了人们所熟知的孔子功利观。时至今日,经济朝气蓬勃向前发展,更加有人认为孔子思想只讲道义不谈功利,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应当予以摒弃。实则不然,汉代以后的儒家功利思想,特别是宋明时期的“事功”观念与孔子的功利思想的真实内涵已经相去甚远。所以还原一位真实的孔子,重新正确的认识和解读他的功利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孔子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求食求色之欲皆为人之本性使然,求食是为了保障生命的存活,求色是为了保障生命的延续。这正如告子所言“食色性也”,人之本性之中皆有食色二性,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是人生存之必须,所以孔子是肯定并且尊重人追求物质功利的。然而,孔子认为在人性之中除了满足人之兽性的食色之欲以外,还有人之所以为人的超越功利层面的精神领域欲求,即求仁求义之欲。物质功利欲求与超越功利的精神欲求并存于人性之中,孔子重功利是保障生命的延续,重超功利是为了突显人性的光辉。孔子之伟大在于他在中庸视域下完成了重功利与超功利之间的统一,儒家思想之入世的品格正在于较好地解决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凡与圣的关系,使人之为人理性化,既避免了人性向兽性的倒退,又避免陷入完整主义的泥淖。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两千多年以来他备受历任统治者和文人学子的尊崇与敬仰,他思想的光辉一直闪耀在华夏大地上。重新正确的认识和解读他的思想,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是其功利和超功利思想对促进当下经济复苏,重建个人心中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都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 儒学 功利 超功利 中庸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2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 选题背景8-9
- 二、 选题意义9-10
- (一) 学术意义9
- (二) 现实意义9-10
- 三、 研究现状10-12
- 四、 研究依据12-13
- 五、 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13-14
- 一、 孔子的功利思想14-39
- (一) 孔子“功利”思想的源起14-18
- 1、 孔子功利思想源起的个人因素——“出身卑贱”15
- 2、 孔子功利思想源起的时代语境15-18
- (二) 孔子“功利”思想的内涵18-21
- 1、 “夫子谋食”——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小利18-19
- 2、 “夫子谋官”——追求施政平台、造福于民的公利19-20
- 3、 “夫子谋道”——追求“以安天下”的大利20-21
- (三) 孔子“功利”思想的体现21-32
- 1、 “关市讥而不征”——孔子重视工商业的发展21-23
- 2、 “执鞭求富”——孔子食人间烟火的凡人23-25
- 3、 “仁者安仁”——孔子“仁”论的功利内涵25-27
- 4、 “孝慈则忠”——孔子“忠孝”论的功利内涵27-31
- 5、 “以义制利”——孔子“义”论的功利内涵31-32
- (四) 孔子与墨、法两家的功利思想比较32-39
- 1、 孔子与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功利观比较32-35
- 2、 孔子与法家“自为、好利、耕战”的功利观比较35-39
- 二、 孔子的“超功利”思想39-62
- (一) “超功利”——孔子的生活价值追求39
- (二) 孔子“超功利”思想的体现39-59
- 1、 “文、行、忠、信”——以德教人,培养君子39-41
- 2、 “仁、义、礼、智、信”——以“五常”教人,重塑价值体系41-44
- 3、 “孝悌之义”——维护人伦之必须,社会和谐之根本44-49
- 4、 “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孔子“乐”的人生境界49-53
- 5、 “修、齐、治、平”与“曾皙之志”——生活价值的追求53-59
- (三) 孔子与道家“见素抱朴、自然无为”的超功利思想比较59-62
- 三、 “中庸之道”——平衡功利与超功利62-71
- (一) “中庸之道”——德性与知性的培养62-67
- 1、 “中庸之道”——德性修养论62-64
- 2、 “中庸之道”——知性修养论64-66
- 3、 “中行之道”——君子修养论66-67
- (二) “中庸之道”——平衡功利与超功利67-71
- 四、 孔子功利和超功利思想的现代启示71-84
- (一) “义中取利,忠恕爱人”——功利和超功利思想的道德学启示71-75
- 1、 当下“功利热”——传统道德与功利主义冲突而出现的“整合危机”71-73
- 2、 孔子的功利和超功利思想的道德学启示73-75
- (二) “以德立人,以德兴国”——功利和超功利思想的政治学启示75-79
- (三) “义以生利,利人利己”——功利和超功利思想的经济学启示79-81
- (四) “和谐、文明、与进步”——功利和超功利思想的社会学启示81-84
- 结语84-85
- 参考文献85-89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89-90
- 致谢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树森;《论语·先进》“侍坐”章辨疑两则[J];孔子研究;2000年05期
2 李晓英;;心安:先秦儒家孝道的实质[J];孔子研究;2011年04期
3 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J];齐鲁学刊;2007年01期
4 陈望衡;“天人合一”的美学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黄克剑;儒墨之辨[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6 张国钧;儒道互补:义利论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02期
7 赵建伟;郭店竹简《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释[J];中国哲学史;1999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功利与超功利—孔子的生活价值追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1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