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公平观探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公平观探究
【摘要】: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它产生于我们的价值观。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等就开始探索公平,以期找到符合当时社会的公平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以期获得永恒的公平。最终在马克思那里实现了对公平的理性认识。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以往的公平观进行批判和继承,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独创性的引入唯物史观的视角,形成了自己独到见解“公平是按劳分配向按需分配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物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准确的把握马克思公平观,全面理解马克思公平观对我国当代社会构建完整的公平观体系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什么是“马克思公平观——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公平观——马克思公平观的当代价值是什么”为主线。围绕着马克思公平观的历史渊源、马克思公平观的理性认识、马克思公平观的当代价值三个主要问题展开论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首先对马克思公平观的历史背景与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归纳了唯物史观形成之前以及形成之后的马克思的公平观思想的发展,明确的研究的起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关系。其次,对马克思公平观内涵、特征、维度进行系统的分析,突出马克思公平观以实践性、辩证性、主体性为特征的理性认识,认为人类终极公平的实现要在共产主义社会。最后,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分析马克思公平观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及其特殊地位。作者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映,按需分配的实现反映在意识层面是全人类回归对公平的理性认识。虽然当下我国生产力水平达不到按需分配,但对公平的认识也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如:强调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正是对公平问题更加理性认识的体现,在更加理性认识马克思公平观的基础上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前提就是社会的稳定和谐、“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向“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转化。这就需要马克思公平观作为其构建的指南,稳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的公平,社会的全面构建的基础也是公平。因此充分理解马克思公平观对我国意义重大。总体来讲,公平观是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克思公平观以物质为起点、以人的发展为落脚点,把目光发在现实的人的层面上,体现出了马克思对公平的理性认识;要实现全人类对公平的理性认识达到按需分配,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就说明对马克思公平观的关注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通过对马克思公平观的研究,不仅诠释其丰富的内涵,也为我国社会公平的构建指明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公平观 主要内容 现实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03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导论7-14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7-9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7-8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2-13
- 1.3.1 研究思路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13-14
- 1.4.1 研究重点13
- 1.4.2 研究难点13
- 1.4.3 研究创新点13-14
- 2 马克思公平观的发展轨迹14-22
- 2.1 马克思公平观的思想来源14-18
- 2.1.1 德国古典哲学的公平思想14-16
- 2.1.2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公平思想16-17
-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平思想17-18
- 2.2 马克思公平观的形成过程18-22
- 2.2.1 唯物史观建立之前对资产阶级公平观的批判18-19
- 2.2.2 唯物史观确立对资产阶级公平观的再批判19-20
- 2.2.3 以分配方式入手确立无产阶级公平观20-22
- 3 马克思公平观的基本内容22-36
- 3.1 马克思公平观的内涵22-26
- 3.1.1 公平的本质规定22-23
- 3.1.2 公平的物质基础23-24
- 3.1.3 公平的实现途径24
- 3.1.4 公平的最终归宿24-26
- 3.2 马克思公平观的特征26-30
- 3.2.1 公平是相对的和历史的26-27
- 3.2.2 以人的经济关系为出发点27-28
- 3.2.3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28-29
- 3.2.4 以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方法29-30
- 3.3 马克思公平观的基本维度30-36
- 3.3.1 批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维度31-32
- 3.3.2 消除一切政治特权的政治维度32-34
- 3.3.3 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的道德维度34-36
- 4 马克思公平观的当代价值36-50
- 4.1 马克思公平观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价值36-40
- 4.1.1 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的逻辑前提36-37
- 4.1.2 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基础37-38
- 4.1.3 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38-40
- 4.2 马克思公平观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价值40-50
- 4.2.1 在经济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价值40-42
- 4.2.2 在政治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价值42-45
- 4.2.3 在文化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价值45-47
- 4.2.4 在社会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价值47-50
- 结束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3-54
- 后记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劲青;;论教育公平观的选择[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5期
2 陶万辉;公平观与公平的概念界定[J];哲学研究;1996年04期
3 施惠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观[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张正霖;分配公平观的历史演变及其矛盾[J];哲学研究;1997年10期
5 任春晓,肖国飞;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公平观比较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6 张晓林;;要有一个科学的公平观——公平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J];江汉论坛;2007年05期
7 张凤霞;试论邓小平效率公平观的形成及特征[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张艳丽;;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本内涵分析[J];党史文苑;2009年08期
9 刘清华;;权力视野下的科举公平观与科学观[J];考试研究;2014年01期
10 顾乃忠;公平理论及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J];江海学刊;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朝军;闻丽;;公平观在当代中国的演进[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邢文增;;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朱冬英;;社会公平观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李珂;;邓小平公平观刍议[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明海 陈建武;激励中的新公平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2 欧阳国庆;和谐社会中的公平观[N];吉林日报;2007年
3 于建坤;我们追求什么样的公平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市广播电视大学 唐向阳;重视青年学生的公平观教育[N];衡阳日报;2011年
5 张晓林;要有一个科学的公平观[N];大连日报;2006年
6 鄢烈山;资本家巴菲特与革命家潘恩的公平观[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闵长虹 潘世华;构建容纳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公平理念[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耿联;新经济周期 新短缺经济 新公平观[N];新华日报;2004年
9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实践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玉亮;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设[D];安徽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笑蕾;社会主义公平观辨析[D];山西大学;2005年
2 李昊霖;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王敏;动态公平观与农民纠纷生成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程;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大学;2013年
5 丁颖;马克思的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5年
6 闫申;从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看我国税法及完善[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7 翟楷男;马克思公平观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爱辉;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发展历程及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9 吴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王宏磊;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3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66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