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1:3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研究
【摘要】: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人们自古以来不断探讨的重要话题。对幸福的追求,体现了人类的群体意识,也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从青少年时代就立志要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一生都致力于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虽然他没有对幸福观做出系统的论述,但在其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实践观和共产主义等理论中都体现了马克思对于幸福的思考与追求,特别是马克思早期经典文本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幸福思想和哲学价值。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发展对其幸福观的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国人的幸福和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古人云“不考其源流,莫能诵古今之变,不明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进行研究,力图追本溯源,从马克思早期经典文本中深入研究其幸福思想的发展轨迹。主要以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为主线,梳理了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和基本特征。本论文力图在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研究的基础之上,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的幸福观,使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实现真正的幸福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 早期 幸福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03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8
- 一、研究意义7-8
- (一) 理论意义7-8
- (二) 现实意义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8-14
- (一)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9-12
- (二)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12-14
- 三、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的界定14-15
- 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15-16
- (一) 研究方法15
- (二) 创新之处15-16
- (三) 不足之处16
- 五、文章结构安排16-18
- 第一章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18-29
-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8-19
- 一、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形成的经济基础18
- 二、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18-19
- 三、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形成的自然科学基础19
- 第二节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19-28
- 一、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形成的间接理论来源20-25
- 二、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25-28
- 本章小结28-29
- 第二章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发展历程(1835-1845年)29-43
-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起点29-33
- 一、《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幸福宣言书29-31
- 二、《博士论文》——自我意识的偶然性幸福31-33
- 第二节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转变33-38
- 一、莱茵报时期——幸福思想转变的诱因33-34
-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市民社会的幸福34-36
- 三、《论犹太人问题》——寻求现实中的幸福36-38
- 第三节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完善38-43
-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类本质的复归38-41
- 二、《神圣家族》——无产阶级主导的人类解放41-43
- 第三章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43-50
-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幸福的基本内涵43-45
- 一、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就是幸福43
- 二、劳动就是幸福43-44
- 三、斗争就是幸福44-45
- 第二节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具体内容45-48
- 一、“现实的个人”是幸福的主体45-46
- 二、“物质世界”是幸福的客体46
- 三、“实践劳动”是实现幸福的条件46-47
- 四、“共产主义社会”是幸福的理想社会47-48
- 第三节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基本特征48-50
- 一、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48-49
- 二、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49
- 三、个性与共性相统一49-50
- 第四章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评析50-54
-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评价50-52
- 一、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与幸福观的辩证关系50-51
- 二、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地位和作用51
- 三、马克思早期幸福思想的局限性51-52
- 第二节 马克思幸福观的借鉴意义52-54
- 一、坚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结合52
- 二、坚持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52-53
- 三、坚持劳动创造与生活享受相结合53-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介59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文辉;幸福的本质及其现实建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2 曾德贤;马克思恩格斯三大解放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06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70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