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格物致知”说哲学省察

发布时间:2017-08-20 12:00

  本文关键词:“格物致知”说哲学省察


  更多相关文章: 格物致知 穷理 本体 工夫 朱熹 王阳明


【摘要】:“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汉代几乎没有人将《大学》独列出来讨论。到唐宋,佛学大兴,韩愈奋起排佛,《大学》开始受到关注,“格物致知”陆续有新义阐发。宋代理学思想发展迅速,学者致力于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为格物致知为学之方提供了形而上根据。以程颢为代表的是本体即工夫的理论体系,其特色是阐明本体则物澈明,一本而无待。以程颐为代表的是横摄理论体系,分别本体与工夫,以工夫的积累为手段,以体悟本体为目的。而以杨时为代表的“合内外”理论体系,立足于程颢的一本论,着力于融摄主客内外,调和二程理论。明代学者对“格物致知”概念的阐发更注重本体与工夫的醇化,以王阳明为代表,王阳明以一心融摄天、理、物,合心与物、知与行、格物与致知、本体与工夫为一。但其后学难以领悟其融摄之旨,导致本体与工夫二分。从明中期至明末,对朱学与阳明学的总结与批判从未间断,然而这一时期,朱王两种格致学说也显示出融合的趋势。然而无论是湛若水期望通过定义心体与万物为一,还是罗钦顺格取消物我对立的努力,抑或是王艮及刘宗周回到《大学》文本中寻找格物致知与明德合一,均遭遇了困境。清代哲学家对明后期儒家格致思想进行了深刻反思,多抛宋学与王学之争,重新挖掘格致的内涵。在格物功夫上,这一时期普遍追求工夫外在,实实在在地格物。随着思考个体和时代的不同“格物致知”概念不断丰富与深化。对这种流变的研究可以显示每个思想家对“格物致知”的深入思考,探究在每个时代中“格物致知”内涵所显示出的共相与殊相的原因。对“格物致知”概念的研究既可以由一个概念而辐射每位思想家的思想特色,也能够经由每位思想家的思考凸显出每个时代话语主题。“格物致知”概念的可塑性和丰富内涵对当代的儒家哲学创造性转化提供一些启示,可以深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也对当今社会知识膨胀而道德失落无归,为学与为道判然二分矛盾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格物致知 穷理 本体 工夫 朱熹 王阳明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2.1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6
  • 一、研究意义11
  • 二、《大学》研究兴起的背景11-14
  • 三、文献综述14-16
  • 第一章 格物致知古义与新义的开启16-28
  • 一、《礼记》中的格物致知释义16-18
  • 二、韩愈开启《大学》新路径18-20
  • 三、李翱心寂知物说20-24
  • 四、司马光扦物而知道24-28
  • 第二章 格物致知与理论体系的建构28-52
  • 一、本体即工夫28-33
  • 1. 程颢本体之直贯28-31
  • 2. 陆九渊本体明则物格31-33
  • 二、横摄理论体系33-49
  • 1. 程颐格物穷理34-39
  • 2. 谢良佐穷理以合天39-43
  • 3. 朱熹格物与明德43-49
  • 三、杨时合内外之道49-52
  • 第三章 本体工夫融摄与二分52-65
  • 一、王阳明心物融摄52-58
  • 1. 格物与诚意53-56
  • 2. 致知与致良知56-58
  • 二、本体与工夫二分58-65
  • 1. 王龙溪先天正心59-62
  • 2. 钱德洪格物于人情事物之上62-65
  • 第四章 批判与融合的困境65-77
  • 一、湛若水造道即格物65-67
  • 二、罗钦顺物格则无物67-71
  • 三、王艮淮南格物71-72
  • 四、刘宗周回归《大学》72-77
  • 第五章 反思与格物工夫实化77-89
  • 一、王夫之能知与格致77-80
  • 二、颜元习行格致80-84
  • 三、浚廷堪格物即格礼84-86
  • 四、焦循格物尽性86-89
  • 余论:从格物致知概念诠释论为学与为道工夫89-93
  • 参考文献93-96
  • 致谢96-97
  • 附件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最欣;李翱是韩愈弟子吗[J];文学遗产;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晓星;清代乾嘉时期的格物论[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6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706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6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