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心学语境下的阳明易学

发布时间:2017-08-26 04:18

  本文关键词:心学语境下的阳明易学


  更多相关文章: 《易》 心学语境 三才格局 良知 由我书写之《易》


【摘要】:王阳明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其学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阳明在全面总结、反思宋代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先秦儒家典籍四书五经进行了创造性地融汇与诠释,构建了富有深厚底蕴的心学体系。在一定意义上,阳明的体系可以视之为一种心学语境之下的易学体系。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现状与研究缘起;第二部分,阳明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三才格局的转型;第四部分,良知:生活世界价值根基的重新正定;第五部分,致良知:由我书写的《易》。第一部分,研究现状与研究缘起。本部分先后梳理了阳明心学、阳明易学、阳明易学与阳明心学的研究现状,然后从总体上总结阳明思想研究的得与失,最后引出本文选题的确立。第二部分,阳明的心路历程。本部分扼要梳理阳明思想的演变历程,尤其是他心学语境下,易学的形成过程。第三部分,三才格局转型的历程。易学是一种以三才之道为核心的天人之学,而对三才格局的理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本部分着力探讨了易学三才格局自先秦至明代阳明的转型过程,一是对阴阳之理的探究,二是对性命之理的研索。然后,文章着重分析了在性命之理的研索路向下,阳明易学的心学语境的最终确立及在此语境下三才格局转型的完成。第四部分,良知:生活世界价值根基的重新正定。文章指出在心学的语境下,立足于转型得以完成的新的三才格局,阳明认为,易学三才之道的关键在于人之一才,人所置身于其中的三才格局之下的的生活世界,其价值根基就在于人的价值根基。文章指出,阳明以《易》之眼汇通了一切经典,揭示了良知的本然之体与实然之用。在心学的语境下,依阳明之见,良知作为三才格局的价值根基,其本然之体寂然不动,是未发之中的。在良知的实然之用层面,阳明从《谦卦》所示的以谦德为基的仁、义、礼、智诸德性切入,指出这些德性就是良知显现于外的最显赫的德目。其次,阳明指出,穷理就是在以良知为价值根基的三才世界中,切实地践行良知的功夫,并能涵摄《大学》格物致知等条目。最后,文章指出,阳明以现实生活世界的价值根基——良知为基本前提,提出了他的默成论与独知说。第五部分,致良知:由“我”书写之《易》。在阳明看来,易学不单单涵蕴于圣人所创作的《易》这部经典中,更应当实现于以良知为价值根基的现实生活世界中,人人皆具的良知既然是置身于其中的三才格局下的现实生活世界价值根基之所在,那么自身就应当立足于这个根基,引动三才的格局,实现面向这一整个生活世界的价值应然。而全面推进这一价值应然实现的过程就是人人书写属于自己的《易》的过程。基于此,文章首先着力分析阳明晚年易学对心学的深化过程,辨析阳明以《乾文言》“知至至之”对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说的解释,并指出,阳明在《大学问》中完成了其易学与心学的合而为一。其次,文章根据阳明“良知即是易”的论断,指出阳明致良知具有万变的形式,其具体表现,即是《周易·系辞下》所言的“惟变所适”。再次,文章指出良知具备了易学的简易品格。最后,文章说明致良知的过程即是人人书写自我的《易》的过程。而阳明学问与生命合一的一生,就是他积极探索并书写属于自己的《易》的一生。阳明以他的生命及他的学术形态为表征,书写了一部仍然在闪耀着异彩的独一无二的《易》。
【关键词】:《易》 心学语境 三才格局 良知 由我书写之《易》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48.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缘起11-14
  • (一) 阳明心学的研究现状11-12
  • (二) 阳明易学研究现状12
  • (三) 阳明易学与心学关系研究现状12
  • (四) 选题的确立12-14
  • 二、阳明的心路历程14-16
  • 三、三才格局转型的历程16-21
  • 四、良知:生活世界价值根基的重新正定21-33
  • (一) 阳明易学思想的发展过程21-28
  • (二) 良知的本然之体28-29
  • (三) 良知的实然之用29-33
  • 五、致良知:由“我”书写的《易》33-49
  • (一) 阳明晚年易学对心学的深化33-40
  • (二) 致良知的万变形式:惟变所适40-43
  • (三) 致良知的简易品格43-46
  • (四) 人人书写之《易》与人人皆为圣贤46-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附件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苗润田;;“放于利而行多怨”——儒家义利学说再探讨[J];哲学研究;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739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739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