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王阳明“寂”范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22:03

  本文关键词:王阳明“寂”范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本体 阳明后学 比较 归寂说 良知


【摘要】:对于王阳明哲学思想体系,“寂”范畴在其中的运用,一是肯定性的面向,二是否定性的面向。其一,“寂”并不能理解为佛教所提介的某种“死寂”、“空寂”,而恰恰正如近儒熊十力所言,是一种“生生之寂”;其二,王阳明对佛教逃离日用,表现出来终极关怀的“虚寂”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寂”内在的涵藏“本体”论的向度,无思无虑,无声无形,由此笔者概括地总结了王阳明“寂”范畴的三个实质:本体、无滞、自觉。另外,王阳明、聂豹、王畿三者使用“寂”不同,发现王阳明偏良知不重“寂”(虚),以寂言良知;王龙溪兼重良知与“寂”(虚),寂与良知互言;聂双江则独重“寂”不重“虚”,以良知言寂。由本体悟工夫,涉及工夫论问题时,阳明与龙溪坚持“寂感一体”无分于先后、内外、未发已发,体现“体用一元”的思维径路。而双江未免将“寂感”分开,作先后关系看,实行“二元体用”论的考索。这种在体用思维观念上的差异,也最终导致了阳明后学聂王两家的相互辩难,并走向流衍分化。王阳明“寂”范畴的境界奥妙至极,“寂”之儒家士人归隐性格、“寂”与圣同体、“寂”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三个维度最终凸显了儒士正统如王阳明追求人格臻满的终极关怀。然而阳明心体“寂”(虚)的一面如何嬗变演化而出明末王学的流弊,不由令人深思,笔者最后一并检讨了明末东林学派顾宪成、高攀龙对王学的批判,并借此最后说明王阳明心学在整个儒学当中所处的地位,并交代其良知“本寂本虚”的理论局限。
【关键词】: 本体 阳明后学 比较 归寂说 良知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48.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导论8-17
  • 一、 王阳明“寂”范畴的提出:问题与现状8-11
  • 二、 王阳明“寂”范畴的疏释:起源与演变11-13
  • 三、 王阳明“寂”范畴研究的取径:方法与脉络13-17
  • 第二章 王阳明“寂”范畴的两个面向、三种实质17-31
  • 一、 肯定性面向之“寂”17-21
  • (一) 、“寂感”无分,体用一源18-20
  • (二) 、中也,,寂也,公也20-21
  • 二、 否定性面向之“寂”21-27
  • (一) 、阳明学与禅学22-24
  • (二) 、批判“渐入虚寂去了”24-27
  • 三、 从四句教看阳明学的“寂”与“无”27-30
  • 四、 王阳明“寂”范畴的三种实质:本体、无滞、自觉30-31
  • 第三章 王阳明与阳明后学聂豹、王畿“寂”范畴应用的比较31-37
  • 一、 以“寂”言良知与以“良知”言寂32-35
  • 二、 致良知与归寂主静35-37
  • 第四章 王阳明“寂”范畴的境界37-44
  • 一、 “寂”与万物同体38-39
  • 二、 “寂”与儒家士人归隐性格39-42
  • 三、 “寂”与圣同体42-44
  • 第五章 王阳明“寂”范畴的定位与评价44-50
  • 一、 从“寂”范畴看王门后学分化及其“空疏”之风44-47
  • 二、 明末东林学派顾宪成、高攀龙对王学的批判47-48
  • 三、 正统儒家内圣之学及其理论局限48-50
  • 参考文献50-51
  • 致谢51-5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胜;;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2 徐国利;;阳明心学的世俗化伦理观与明清徽商伦理思想的转换和建构[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3 侯宏堂;;余英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4 徐国利;;朱子伦理思想与明清徽州商业伦理观的转换和建构[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5 程仁保;刘涛;;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范新兰;;张载“性”论散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7 方晓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方婉丽;;晚清吴廷栋与方潜之辨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9 张千帆;;走向世界的中国宪政——制度与文化的百年进化[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10 张践;张载的实学思想与宗教观[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军;;泰州学派性习论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张立新;;陈献章的吏治观[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4 陈宝良;;明初心学钩沉[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赵慧峰;俞祖华;;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综述[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志军;;论道家自然的人为性[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7 孙尊章;徐凌;;《论语》在宋前果真不受重视吗?——与刘绪义先生商榷[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马建高;;也论学衡派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9 马建高;;论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性意义[A];江苏省美学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吴冬梅;;从孟子到朱子“以水喻性”的嬗变[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9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Pr嘉;明代两淮灶户社会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丽;陆九渊人生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志珂;张君劢论德与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蔡灼暖;陈白沙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陈利娟;谢良佐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刘世红;彭龟年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6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746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d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