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王弼圣人观新探

发布时间:2017-09-03 09:13

  本文关键词:王弼圣人观新探


  更多相关文章: 王弼 儒家 圣人观


【摘要】:人格是思想的承载者。对理想人格的关注与探究,不仅是汉魏之际思想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是正始玄谈的核心论题,在笔者看来,,也是王弼哲学运思的逻辑起点。王弼着眼于自然与名教之间的内在矛盾,会通儒道,以道家自然本真来化儒家道德之伪。但若因《老子注》中的“贵无”、“崇本息末”而认定王弼推崇以老庄思想为基调的圣人样态,未免有失偏颇。本文认为,王弼虽主张“贵无”,但不“贱有”,其所言“无”也并非“虚无”,而是一种无形无象、无所偏系而又备载万物的存在。此外,在《周易注》及《论语释疑》中,王弼更多地强调圣人能执中、至诚,故而能够济民感物。因此,王弼的圣人观更多地呈现出了儒家式的圣人面相。本文以王弼所著《老子注》、《周易注》及《论语释疑》为基础,通过对王弼所论圣人区别于贤庶的特征及圣人形象进行解析,试图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王弼圣人观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进而比较全面地展现王弼儒家式圣人观的思想图景。 围绕这一思路,本文的主体将分为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阐述王弼圣人观的理论渊源。以魏初的才性之辨切入,考察才性与德行的关系,对人物品鉴进行阐述,并通过对刘劭《人物志》中所论的圣人以及何晏的圣人形象进行分析,并对其理论存在的困境与缺陷进行分析,展现王弼构建理想人格的理论渊源。 第二部分将对王弼的圣人观的内涵进行体系性的梳理。已有研究一般从“圣人有情”与“圣人体无”两方面来阐说王弼的圣人观,本文则基于对王弼《老子注》、《周易注》及《论语释疑》的分析,以圣人与贤庶之间的异同入手,从圣人的智慧、德行、性情、境界四个方面深入探讨王弼圣人观的基本内容。具体而论,主要从“神明研几”、“久行其正”、“应物而无累于物”、“圣人体无”这四个方面阐释王弼圣人观的内涵。 第三部分探讨如何成圣这一问题。通过阐释王弼所论执中与致诚的内涵,揭示这两者与圣人人格的关系。这一部分将论证,虽圣人与贤庶之间有区别,但圣人人格并非先天而成不可企慕,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圣人能够执中、致诚。一方面,通过执中,达到心存公义、无所偏私,圣人就能够不以物欲累心,处事不失其正。另一方面,通过致诚,与天地万物相感通,圣人即能够博施天下,济民济物。 第四部分讨论王弼儒家式圣人的倾向及其影响。通过对王弼圣人观与儒道关系入手,通过对王弼的圣人形象及成圣途径进行分析,揭示王弼圣人观中的儒家化倾向,并进一步阐释王弼圣人观对后世圣人人格的影响。
【关键词】:王弼 儒家 圣人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35.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第一节 选题意义11-12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2-16
  • 一、 王弼“圣人有情论”的研究12-14
  • 二、 王弼“圣人体无”的研究14-15
  • 三、 王弼圣人观与儒道关系的研究15-16
  • 第三节 研究思路16-18
  • 第二章 汉魏之际的“圣人”18-25
  • 第一节 刘劭《人物志》中的“圣人”18-21
  • 一、 智明知人18-19
  • 二、 中庸至德19-20
  • 三、 圣人不可致20-21
  • 第二节 何晏的“圣人”21-25
  • 一、 老与圣同21-22
  • 二、 圣人无名22-23
  • 三、 圣人无情23-25
  • 第三章 圣人何为——王弼“圣人”之内涵25-37
  • 第一节 神明研几25-28
  • 一、 知常而明26-27
  • 二、 穷神研几27-28
  • 第二节 久行其正28-31
  • 一、 得时而行29-30
  • 二、 行必有恒30-31
  • 第三节 应物而无累31-34
  • 一、 有情无累31-33
  • 二、 圣人应物33-34
  • 第四节 圣人体无34-37
  • 一、 “无”统“万有”34-35
  • 二、 “体”而不言35-37
  • 第四章 圣人何以可能——王弼“圣人”之学致37-42
  • 第一节 执中37-39
  • 一、 修德38-39
  • 二、 存公39
  • 第二节 致诚39-42
  • 一、 尚谦40-41
  • 二、 有信41-42
  • 第五章 结论——儒家式的圣人观42-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继愈;王弼“贵无”的唯心主义本体娭[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3年03期

2 宋志明;;名教出于自然——王弼哲学话题刍议[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本文编号:784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784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