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回到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基地上探寻哲学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6-12-02 10:08

  本文关键词:回到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基地上探寻哲学发展之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回到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基地上探寻哲学发展之路 11613字 投稿:于嘖嘗

全文9页 共11613字

 

 

[中图分类号]BO-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8]06-0010-13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78年前,1978-1990年,1990年后。对于这段历史,…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与调控是非常必要的,并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与调控提出些许思考和建议。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解决新…

摘要:我国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主要有3个方面:1)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研究;2)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原因研究;3)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对策研究。通过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相关文献的综述,指出当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今后有待进一步研…

 

作者:韩庆祥

哲学动态 2008年08期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8)05-0011-07

 

 

  改革开放30年来,针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历史局限,我国哲学界力求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之路。其中主要有三种创新范式:一是“文本解读”,力求纠正以往对马克思文本的误读,掌握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话语权;二是“对话比较”,力求通过研究当代西方哲学重新理解马克思,进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三是“中国化取向”,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建立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种范式在学术层面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我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还有第四种范式或路径,那就是“返本开新”:回到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基地上(即以哲学方式关注与把握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用符合马克思哲学本性的方式准确解读当今“中国问题”及其“世俗基础”,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

 

 

  马克思哲学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呢?这涉及对马克思哲学观的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主要体现在对以下七个问题的回答上。

 

 

  一是如何看待抽象的思辨哲学与哲学的本性?马克思曾经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远离现实生活而醉心于抽象的哲学批判之思辨倾向,明确指出:青年黑格尔派没有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①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严重脱离实际,不关心德国现实,仅仅满足于抽象思辨而搞“修辞学的革命”。他们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的世界,而是仅仅反对“词句”,试图通过另外的解释来承认现存的东西。他们喊出不少震撼世界的词句,但在行动上却是最大的保守分子。针对这种倾向,马克思指出:德国哲学在太空飞翔,而他只要求全面深入领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日常事物。②

 

 

  马克思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创立的哲学?马克思是在直面现实、直面现实的人、直面实践、直面问题中终结旧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变革,创立了一门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透过马克思提出的一系列有关哲学理解的命题,可揭示马克思哲学的本性。

 

 

  哲学是对“尘世”进行批判和确立“此岸世界”真理的“批判哲学”。马克思指出,新哲学的优点恰恰在于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是“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很多著作均以批判命名③。马克思所主张的批判,主要是现实的实践批判,即“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④批判哲学不是只有“解构”,没有“建构”。马克思在哲学批判观上优于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地方,就在于他扬弃了逻辑批判与道德批判而达到了实践批判的高度。⑤“批判”无论是对于揭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还是理解其哲学立场,无疑都是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哲学批判具有三种针对性:在学术方面主要针对思辨哲学,主要解决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在现实方面主要针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境遇问题,主要解决资本奴役劳动、人对物的依赖问题;在自我批判方面主要针对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结论,力求不断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完善、超越自己的理论。只有充分理解了上述三种针对性,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绝不仅仅是纯粹理论逻辑的产物,更主要的是现实革命逻辑的产物。

 

 

  马克思哲学不是对“彼岸世界”的探讨,而是要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如果要关注“此岸世界”,就必须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哲学正是在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和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性的批判中出场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基本评价是:现存制度的唯一原则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非人化”。⑥因此,马克思主张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做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⑦马克思哲学正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解释世界中改变世界的。

 

 

  哲学是“非常懂得生活”并为现世提供智慧的“生活哲学”。这里的生活,是指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现实人的社会生活。这里的哲学,是指马克思所开辟的反映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这种哲学既懂得现实生活,也懂得有生命的现实的人。马克思开辟了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新道路,从而使回归生活世界成为现代哲学的基本诉求之一。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批判发现: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不应到被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到黑格尔所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从此马克思展开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开启了对资本主义历史合理性的追问,最终把矛头指向私有制。另一方面,马克思不满意费尔巴哈“强调自然过多而强调政治太少”,认为政治与哲学联盟是“现代哲学能够借以成为真理的唯一联盟”。⑧由于费尔巴哈不理解革命实践的作用,他没能找到从抽象王国通向生活世界的现实道路。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完成的。马克思把哲学看做“为现世提供智慧”的哲学,其意是指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来理解现实生活世界的本质规律并为人的生活提供智慧和方法。

 

 

  哲学是理解现实人的生活世界、进入同时代人的灵魂、为劳苦大众提供心灵引导的“人的哲学”。马克思哲学以人和世界的关系为对象,人是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和重心,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主体维度和人文关怀维度。马克思哲学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的,把现实问题提到哲学高度来思考,进而努力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研究现实问题,就必须要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世俗基础”,进而探索人的解放的条件。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核心问题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言,“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⑨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现实的个人必然处于物与人、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之中。因此在哲学上,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主要是物与人、资本与劳动、公平与效率以及压迫与解放的关系。由此,马克思的哲学研究很快就推进为具体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构建。马克思透过物与物的关系把握到人与人的关系,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揭示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或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以牺牲个人的平等发展、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为代价。具体而言就是:物对人的统治,人仅仅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使人不能真正发展;资本占有劳动,人成为资本的奴隶,使人不能平等发展;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使人不能自由发展;分工限制人,使人不能完整发展。针对这种情境,马克思始终围绕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展开自己的哲学研究,并分析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进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最终得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结论。

 

 

  哲学是超越现实并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传统西方哲学脱离现实生活世界来理解人,“人”要么湮没于天国,要么依附于自然,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只可能产生抽象的人本主义,不可能真正实现对人的科学理解和彻底的尊重。与此不同,马克思的哲学研究不是从“天国下降到人间”,而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⑩马克思之所以要研究哲学,并不是为了满足纯粹的理论兴趣,也不是要创立什么哲学学派,而主要是为了解决他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即哲学与现实的互动关系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哲学必须要有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如果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哲学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换句话说,马克思哲学不是对现实的默认和肯定,而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改造和超越。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从根本上说是以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和实践发展过程的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的本性是关注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关注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

 

 

  马克思不喜欢黑格尔哲学那种离奇古怪的调子。《莱茵报》的实践使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哲学在面对现实物质利益问题时无能为力,黑格尔哲学的致命弱点就是远离现实生活实际。恰在此时费尔巴哈提出:“未来哲学应有的任务,就是将哲学从僵死的精神境界重新引导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精神境界,使它从美满的神圣的虚幻的精神乐园下降到多灾多难的现实人间。”(11)正是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双重影响,马克思放弃了知识论路向,转向对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的探索,从而开辟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道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哲学的“根”不在天国而在人间,它的出发点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感性的和历史的人。以现实的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前提,实际上就是以“人的活动和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出发点,也就是从现实人的“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12)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3)继而又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哲学是关注无产阶级解放并成为人民精髓的“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意蕴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过程中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分析中。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大体有三层涵义:一是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主要指决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的总和,即贯通历史的“基础”的市民社会;二是作为特殊历史的近代资产阶级的市民社会,即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三是作为不存在政治权力的未来市民社会。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政治解放就是使人从一切封建等级特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平等独立的人格,它在实质上就是用市民社会反对封建国家专制对人的压抑,消解“人的依赖”。这种解放的积极意义在于消解具有封建国家专制色彩的人身依附关系,把人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来理解,其历史局限性在于它把人变成具有利己主义的个人。由此,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人类解放的任务,就是使人从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物役与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人的类本质,确立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种解放的实质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把人变成孤立的且互相敌对的利己主义个人,消解“物的依赖”。(14)

 

 

  二是如何对待现实问题和哲学研究方式?在马克思看来,应该用哲学的方式来看待现实。这就是:哲学要求检验疑团;哲学求助于理性;哲学探究真理;哲学力求教导;哲学解读现实。在马克思那里,哲学发端于疑问或疑惑,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哲学必须关注那个时代的问题,并对时代问题做出符合时代水平的哲学阐明;哲学不同于经验思维而属于理性思维,它要求从经验思考提升到理性思考,哲学要对经验层面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与追问;哲学不能停留在经验和现象层面,而要透过扑朔迷离的表象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哲学要解读现实,那就是:(1)科学判定历史方位。马克思从社会历史发展三形态(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理想社会)与人的历史发展三阶段(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的关联中对历史方位进行了科学判断,以此把握现实。(2)准确捕捉时代问题。马克思对历史方位的判定是为了准确捕捉现实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5)“每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能得到答案。……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6)马克思正是通过准确捕捉时代的、现实的根本问题来把握现实的。马克思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和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的分析,着重关注以下具有根本性的问题:一是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二是资本(物)奴役劳动(人);三是劳动异化及其解放。(3)揭露“世俗基础”。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揭示了物质生产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对当代斗争做出了符合时代水平的自我阐明。从现实出发首先看到人;从物质生产出发深刻揭示了现实问题的世俗基础,揭示了历史的发源地;从生产方式出发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4)提升“核心理念”。为引领实践和现实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哲学提出两大核心理念:一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基本原则”;二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5)提出哲学方案。“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17)为实现其核心理念,马克思设定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哲学方案”:依靠力量是无产阶级;现实途径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

 

 

  三是如何理解应有与现有、观念联系和现实联系、哲学批判与政治批判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什么也阻碍不了我们把我们的批判和政治批判结合起来,把我们的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并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看做同一件事情。我们的方针是“对当代的斗争的愿望做出当代的自我阐明。”(18)显然,马克思是把“应有”建立在“现有”的基础上,是从“现有”的批判中发现“应有”,从现实联系中揭示观念的联系,认为哲学的使命就是对政治做出符合时代水平的批判性阐明。

 

 

  四是如何看待哲学理论与群众需求、哲学作用的关系?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其中一个重要需要,就是要用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即“人”的理论来掌握群众,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哲学的作用。否则,这一理论就是低于这个国家的实践水平,因而也就被束之高阁,难以真正发挥社会作用。(19)

 

 

  五是如何寻求哲学思想的实现方式?马克思认为,哲学本身并不能实现自身。哲学要实现自身,必须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1)从抽象走向具体,使抽象的哲学范畴具体化、感性化,把抽象、一般的哲学范畴具体化为具有感性的现实内容的生动具体概念。马克思反对离开现实而沉醉于哲学的“词句革命”的倾向。他对现实的分析和把握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而是从具体概念出发。马克思对哲学和历史的分析是从“现实的个人”这一具体概念出发的,把“人”具体感性化为“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分析是从“生产劳动”出发的,把实践具体感性化为“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异化劳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是从“商品”出发的,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具体感性化为商品所具有的矛盾;马克思在解读现实问题时,运用的是“现实的人”、“物质生产”、“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具体概念。马克思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用来解读现实问题的概念必须是具体的和具有感性的现实内容的。(2)为改变世界提供理念,注重实现理念的现实客观条件。即使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使哲学理念通过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得到实现。在马克思那里,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内在统一的。其中马克思哲学主要是思想方法,政治经济学主要是分析问题架构,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现实结论。因此,离开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的真实意蕴。如前所述,在踏上哲学道路之初,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构造一种哲学体系和创立一个学派。马克思是在为无产阶级寻求彻底解放的道路,科学地论证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命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的。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经典作家确实分阶段、有重点地研究和阐发了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某一部分,但这绝不意味着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独立、能够孤立地加以研究和理解的。事实上,马克思哲学的特色就是使哲学理念通过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得到实现。马克思之所以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后就立即去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正是为了实现其理念的需要。因为人的理念和实践理念的实现都需要现实的客观条件:政治经济学是从经济方面研究理念实现的经济条件,而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关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3)使哲学成为无产阶级解放的头脑,为群众所掌握。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4)进入同时代人的灵魂,为人的心灵提供引导。(5)关注并分析具体问题。

 

 

  六是如何看待哲学研究与职业选择、人类幸福的关系?马克思不仅把哲学看做一种职业,而且把哲学视为一种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事业,认为这种职业的重担“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起点,既反映了他当时伦理的、启蒙的世界观,也反映了他愿意为全人类幸福而献身的决心和信念。他自觉地把“自身完美”与“人类幸福”结合起来,认为“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20)。在马克思看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才是最完美的职业。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但永远也不会成为伟大之人。人“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21)。只有如此,哲学家才会在哲学的大地上有所收获,才会把哲学当成人“安身立命”的一种生存方式和一种事业,而不仅仅当成一个饭碗和一种职业。马克思认为,对于那些没有坚定原则和真诚信念、凭一时冲动就仓促从事艰深清苦的“抽象真理”研究的人,是对其一生的毁灭。(22)

 

 

  七是如何谈论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曾谈到要“终结哲学”、“消灭哲学”和“扬弃哲学”。但在马克思看来,要终结的不是一切哲学,而是特指那种远离生活世界、不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非批判的哲学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曾断言以下四种意义的哲学形态会被终结:其一,在自然和历史领域用头脑中的联系代替自然界的联系和历史本身的内在的客观必然联系的以观念构建世界的观念哲学(《费尔巴哈论》);其二,不关注人的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实际发展过程的只讲意识空话和注重自我意识想象的纯粹思辨哲学(《德意志意识形态》);其三,不能满足国家需要、群众需要、实践需要并且抓不住事物的根本、不能说服人、不能被群众掌握的抽象空洞哲学(《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其四,丧失自由理性的研究和自我批判能力、哲学批判触动不到当代问题核心的封闭保守的哲学。总之,所谓“哲学之终结”,并非全部哲学之结束,乃是达不到时代要求和实践水平的某种哲学之终结。哲学终结乃是以哲学危机的形式宣告传统思辨哲学的衰落,同时呼唤批判哲学、生活哲学、实践哲学和人的哲学的诞生。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和实践召唤之下,马克思哲学应运而生并脱颖而出,成为一种表达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诉求、反映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的批判性理论,从而成为哲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标志性和基础性理论之一。

 

 

  总之,以哲学方式关注与把握现实人的生活世界,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基于这种哲学本性,那么马克思哲学究竟属于何种研究范式?所谓研究范式,并不是研究者个人独自持有的研究方式,而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应共同遵循的基本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对学术共同体中的每一个研究者的研究方式具有规范作用;它是这种共同体为了追求共同的信念、发挥一定的功能,而按照一定的原则来确定的研究视域、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它注重提升学术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并形成独特的学术传统。从范式角度讲,马克思哲学的范式应属于:用哲学的方式关注与把握现实人的生活世界;运用哲学思维方式,准确判断时代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判定哲学必须关注的“时代问题”,深入揭示产生时代问题的“世俗基础”,提升解决时代问题的“哲学方式”,为时代发展提供“核心理念”,为现实人的心灵提供“精神引导”。

 

 

  当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了某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的倾向。这种哲学倾向不去关注并研究不断发生变化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它疏远了马克思哲学的本性。这样的哲学既损害了政治,也损害了哲学自身。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尤其是学术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应给予充分肯定。然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过程中,一些学者强调突显哲学的学术性,尽管这应当给予高度评价,但不同程度上它却轻视了哲学的现实性。目前我国的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定意义上未完全从学术上体现马克思哲学的本性,未沿着马克思开辟的注重“现实人”和“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的哲学道路走下去,去关注“中国问题”及其“世俗基础”,结果从总体上没有真正体现时代精神和当代中国实践发展所要求的水平,没有真正为当代中国发展与大众提供现世智慧。简要来讲:马克思的哲学关注现实人的生活世界,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定程度上疏远了马克思哲学关注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的本性,它不完全懂得生活,没有真正进入同时代人的灵魂,没有积极自觉地为民众的现实苦难提供“心灵引导”,患“现实冷漠症”;马克思以哲学的方式关注经验层面的问题,关注日常事物,我们的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么鄙视日常事物和日常经验,要么不懂得如何将经验世界的现实问题提升为哲学问题,以为关注现实就是以经验的方式直接将现实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从而使哲学沦为一般经验科学;马克思注重走出书斋回到社会实践,我们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只满足于在书斋里津津乐道;马克思注重使自己的理论被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所掌握,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多为研究者自己所掌握;马克思为了使自己的哲学理论为工人阶级所掌握,努力使自己的哲学概念通俗易懂,具有具体感性内容,反对纯粹抽象,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制造出许许多多使读者似懂非懂的概念;马克思为了使哲学思想真正发挥社会作用,注重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我们不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不大关注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无视现实社会对哲学的诉求,仅去琢磨新的哲学词句而不大关注新的实践发展,多注重“词句革命”而不大关注“中国问题”,面对大量急需哲学家给予回答和揭示的“中国问题”及其深层的“世俗基础”往往不屑一顾;马克思的哲学是让人民群众明白的哲学,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是“半懂不懂的哲学”;马克思把哲学研究看做一种既能为人类幸福而工作同时也使自身完美但需要坚定原则和真诚信念的事业,我们则常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看做谋求饭碗的一种职业;马克思的哲学反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抽象思辨,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故做抽象思辨;马克思不断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不断批判和超越自己,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往往自卖自夸;马克思的哲学研究力求为人类幸福而奋斗,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多为自己的名声、地位和利益而奋斗;马克思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注重生活公式,注重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现实问题和世俗基础,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仅仅注重书本公式,注重研究书本中的哲学问题(这也是必要的,不能完全否定),而对当代中国实践与现实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无动于衷,注重以书本理论裁决现实生活,而不是着眼于新的实践发展,注重用在书本中找到的理论联系代替现实本身的内在联系,而不关注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马克思哲学注重文本研究,但其目的是为了弄清“现实问题”,我们有的学者在研究文本方面功不可没,然而却遗忘了哲学作为一种智慧其特定的现实基础和深邃的问题意识;马克思哲学真正注重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活动,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讲实践唯物主义的时候,有“实践概念”却没有“实践活动”,不关注当代中国新的实践发展;马克思哲学关注政治斗争,我们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远离政治活动;马克思哲学注重哲学的实践化和现实化,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仅仅注重哲学的学术化(当然,哲学的学术化对提升哲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哲学强调思想来源于实践、现实和时代,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视其为非学术;马克思哲学注重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前导性的核心理念与思维方式,以引领人们的现实活动发展,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仅仅注解论证给定的东西;马克思哲学注重为时代立言,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仅仅看做是“自言自语”的个人学术兴趣,看做是纯粹学院里的孤芳自赏的一种活动,不去关心我们这个时代,对这个时代丧失了理解、批判、超越、建设和引导能力,对这个时代也做不出符合当代水平的哲学阐明,不能满足国家、社会、民众的精神需要;马克思的哲学注重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却“唯我独尊”而不尊重他者的哲学研究,自以为是而缺乏换位思考,搞话语霸权而与其他哲学研究缺乏平等对话,用自己的哲学研究裁判其他哲学研究,而不注重从他人的哲学研究中汲取营养。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做出以上简要的学术上的评论,绝不是说要把马克思的哲学神圣化、教条化,仅仅形而上学地“固守”马克思的哲学,也绝不是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不可超越。马克思的哲学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和历史局限性,也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完善。既然我们的哲学研究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那么,就应当基于马克思哲学的本性,而不能疏远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不然,就是一方面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另一方面实际上是在远离“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上种种倾向,其深层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们在研究现实问题上存在种种顾虑:一是认为研究现实问题不是学术,不愿研究;二是怕研究现实问题触及政治,不敢研究;三是认为哲学不解决现实问题,不必研究;四是感觉研究现实困难重重,不去研究。为避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尴尬局面,一些学者力图走出意识形态“困境”而回归学术。这是对过去的哲学一味因循意识形态的积极和自觉的反叛,强调回归学术并对基础理论进行学术研究,是相当必要的,也是需要强调的。然而当社会现实、国家及广大民众需要哲学提供核心理念和心灵引导的时候,我们若放弃现实对哲学的诉求,这一定意义上就是放弃哲学的社会责任。学术研究必须是“我在思”,既不能借哲学的现实性而使哲学仅仅满足于注解论证意识形态给定的东西,也不能借哲学的学术性而不注重在哲学层面关注和研究现实问题;学术既可以是在书斋里做抽象思辨的学院化研究,也可以是对现实即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及其本质和规律所做的哲学批判性反思与独创性思考;学术研究既可以以既有的思想为对象,也可以以现实问题为反思对象;离开现实与实践,学术思想就没有独立存在的形式;判定人们的研究是否为学术,不在于研究对象不同,,而在于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学术水准、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注释:

 

 

  ①④(10)(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6页;第4页;第73页;第73~74页。

 

 

  ②(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第5~7页;第651~652页。

 

 

  ③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兄弟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1845~1846)、《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1867、1885、1894)、《哥达纲领批判》(1875),等等。

 

 

  ⑤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第261页。

 

 

  ⑥⑦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59页;第64页;第53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89页。

 

 

  (1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第120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43页。

 

 

  (14)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第424~443页。

 

 

  (15)(16)(18)(19)(20)(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03页;第203页;第417~418页;第459~462页;第459页;第458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3页。

 

作者介绍:韩庆祥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北京 100091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8)05-0011-07改革开放30年来,针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历史局限,我国哲学界力求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之路。其中主要有三种创新范式:一是“文本解读”,力求纠…

摘要:众所周知,产品质量取决于过程质量,过程质量取决于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而员工的工作质量则取决于员工的素质。中职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的一种,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一线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A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47(2008)05-0028-04从一种学术比较的视角考察,以1978年为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两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78年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着严重的“意识形态化”…

摘要:作为工具性的学科,高中数学是其基础课程之一,因它肩负着延伸基础数学原理、拓宽数学知识这一使命的同时,也在为更好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奠定基础。特别对于理科生来说,高中数学是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科的一种实用工具,所以学好高中数学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系统学…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回到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基地上探寻哲学发展之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78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5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