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00:39

  本文关键词: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尔库塞 意识形态批判 科技异化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人对自然的征服力量不断增强。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这双重基础上,技术成为压服社会离心力量的新形式,技术的合理性已经变成政治的合理性,科学技术的异化使科学技术具有了意识形态的性质。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正是立足于发达工业社会科技异化为意识形态的现状,指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化的社会,在技术理性的统治下,成功压抑了人的批判性、否定性思维,从而使发达工业社会成为只具有肯定性思维的单向度社会,生活于极权主义单向度社会中的个人也由于丧失其批判性和否定性向度而成为单向度的人。为了超越这种单向度的压抑性社会,马尔库塞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相结合,指出超越单向度压抑性社会的途径就是重建非压抑性文明,并论证了重建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尽管学术界对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评价批判多于褒扬,但是在笔者看来,我们应该在社会批判语境户解读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应当意识到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并非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偏离,而是基于特定历史状况下的继承,不仅弘扬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而且拓展了意识形态的批判领域;不仅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提供了素材、在现代性语境中解读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充分展现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当代性价值、增强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吸引力,因而我们应该充分肯定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迪意义。第一章梳理了意识形态的产生及其嬗变,分析了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不同界定。意识形态概念在托拉西那里作为一个哲学的认识论概念出场,经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后其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也几经嬗变使得意识形态成为20世纪的研究主题。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批判与重建的界定不同,马尔库塞则完全从否定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并形成其以“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为核心论断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第二章考察了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理论渊源,认为马尔库塞深受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其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明显带有两者的理论痕迹。马尔库塞一方面充分吸收借鉴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的思想,指明了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异化的新特征,分析了科学技术异化而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另一方面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相结合,指出超越异化现实的途径在于重建非压抑性文明。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也是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核心部分。本章分为三个部分:科技异化与意识形态;单向度社会;超越异化现实的途径——重建非压抑性文明,着重分析了在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是如何异化为意识形态的,并从极权主义的统治方式、政治领域的封闭、高层文化的俗化趋势和话语领域的封闭等方面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整体异化的社会、极权主义社会、压抑社会和单向度社会。在完成对发达工业社会批判的基础上,马尔库塞指明了超越异化现实的途径和目标——重建非压抑性文明。第四章是对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评价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针对学术界对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批评之处分别作出自己的评判,主张在社会批判理论语境中理解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肯定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五章是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从批判者与批判对象两方面为切入点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意识;在实践层面上来说,我们要探索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实现路径;此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要坚持“多维共建”的原则,维护人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马尔库塞 意识形态批判 科技异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712.59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导论13-23
  • 一、问题的提出13-14
  • 二、选题意义14-16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6-22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22-23
  • 第一章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其嬗变23-31
  •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生成23-27
  •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23-26
  • (二) 意识形态的嬗变26-27
  • 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重建27-29
  • 三、马尔库塞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阐释29-31
  • 第二章 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理论基础31-38
  • 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31-34
  • (一) 人的需要遭到歪曲,人沦为商品的奴隶32-33
  • (二) 人仍然是劳动的工具33-34
  •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34-38
  • (一) 对基本范畴的政治学界定34-35
  • (二) 对重建非压抑性文明可能性的分析35-38
  • 第三章 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38-49
  • 一、科技异化与意识形态38-40
  • 二、单向度的社会40-47
  • (一) 极权主义的统治方式40-41
  • (二) 政治领域的封闭41-42
  • (三) 高层文化领域的俗化趋势42-44
  • (四) 话语领域的封闭44-47
  • 三、超越异化现实的途径——重建非压抑性文明47-49
  • 第四章 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价值与局限49-58
  • 一、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价值49-52
  • (一) 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49-51
  • (二) 拓展了意识形态的批判路径51-52
  • 二、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局限52-58
  • (一) 批判有余而建构不足52-53
  • (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和偏离53-55
  • (三) 正确看待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价值55-58
  • 第五章 当代视域下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58-65
  • 一、知识分子要具有批判意识,坚持批判原则58-59
  • 二、探索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路径59-62
  • 三、现代化建设中注重人的价值62-65
  •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注重维护人的批判意识62-63
  • (二) 坚持“多维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原则63-65
  • 结束语65-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73
  • 附件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爱华;试论马尔库塞科技伦理观的内涵与价值——兼评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陈玉霞;马尔库塞对“工业发达社会”的批判及意义[J];理论探讨;2003年06期

3 张秀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J];现代哲学;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士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D];扬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俊秀;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10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810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