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近溪“良知良能”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14:56
本文关键词:罗近溪“良知良能”思想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天命流行 良知良能 乾知坤能 破光景 孝弟慈 圆融
【摘要】:罗近溪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不仅在当时的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在民间会讲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近溪的思想体悟不仅来源于四书五经的融通,更来源于其独特的学思经历,其良知良能的本体论架构显示出巨大的包容性,其功夫论具有人人可为的简便性,从愚夫愚妇之孝弟慈到天命流行之生生不已,显示出近溪独特的自得之学。 近溪之学以大易之生生思想为起点和落点,融会贯通了道学的全部概念。以天人合一为前提,,将生体、仁体、心体融为一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而无尽曰仁,仁为人有此主宰虚明之心;以心体为中心,将性体、命体、天体融为一体,发挥了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要义,更将以心显性、命的入路定位在心知明体上,以良知明觉为最终落实处。以良知为心之体,良能为心知之用,近溪更以易的乾知坤能解人的良知良能,从而将心体、性体、命体、生体、神体、乾体都统一于知体上,赋予了良知既内在又超越的圆融特征。 在阳明后学有关良知本体的讨论中,近溪坚持良知的见在性和当下性,同时从有无、寂感方面探讨了良知“无知无不知”的特殊意义,近溪良知良能的本体具有不学不虑和先天遍在的特征,从而将良能提高到本体的高度。近溪良知良能的功夫以觉悟本体和本体作功夫为进路,分为悟本体、破光景、孝弟慈、畏天命四个方面,其中悟本体要求学者觉悟天人生生的双向回流以及心体、性体的本体义;破光景要求学者破除对良知心体的意念把捉,任何出于人为强力的心念、光景都不能长久;孝弟慈是良知良能在日用常行中的具体落实,但要出于良知本心的沛然流行,才能圆妙无滞,推己及人,进而实现天下人的大孝大弟;畏天命既是体悟天命的结果,也是对治当时良知流弊的良药。立足于天人一本的基础上,近溪的本体——功夫论呈现出明显的圆融特色。
【关键词】:天命流行 良知良能 乾知坤能 破光景 孝弟慈 圆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48.99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5
- (一) 研究目的8-9
- (二) 研究综述9-13
- (三) 研究问题和方法13-15
- 一、 “良知良能”思想渊源15-23
- (一) “良知良能”词义溯源15-17
- (二) 近溪的为学经历和道统17-20
- (三) 对阳明良知教的评价20-23
- 二、 近溪“良知良能”的本体架构23-34
- (一) 生体、仁体与心体23-26
- 1. 生生而无尽曰仁23-25
- 2. 仁体与心体25-26
- (二) 心体、性体与知体26-29
- 1. 尽心知性知天27-28
- 2. 良知以显心性28-29
- (三) 乾体与知体29-32
- 1. 乾知即良知29-31
- 2. 乾知坤能即良知良能31-32
- (四) 圆融一体32-34
- 三、 近溪“良知良能”的本体特征34-43
- (一) 不学不虑34-35
- (二) 先天与遍在35-38
- (三) 现在与当下38-39
- (四) 无知无不知39-43
- 四、 近溪“良知良能”的功夫论43-52
- (一) 悟本体43-45
- (二) 破光景45-46
- (三) 孝弟慈46-48
- (四) 畏天命48-52
- 五、 结论——圆融之境的证成52-54
- (一) 本体的圆融52
- (二) 功夫的圆融52-53
- (三) 本体与功夫的圆融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沛;;四书五经融通视域下的罗汝芳心学易学[J];东岳论丛;2012年06期
2 吴震;;罗近溪的经典诠释及其思想史意义——就“克己复礼”的诠释而谈[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周群;;论近溪对明道“一体论”的远祧与变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徐春林;方桃华;;罗汝芳的儒学思想与生命精神[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张克伟;罗汝芳理学思想析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徐春林;;儒学民间化的内在理路——以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演进为轴线[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7 郑晓江;罗伽禄;;论罗汝芳的生命之学[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周群;从阳明到卓吾的中介——论罗近溪思想的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赵灿鹏;;“心之精神是谓圣”:杨慈湖心学宗旨疏解[J];孔子研究;2013年02期
10 吴震;;王心斋“淮南格物”说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814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81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