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德格尔存在问题的三重来源
本文关键词:论海德格尔存在问题的三重来源
【摘要】: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追问是其在思想上对终极进行追求的道路上前期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对终极的追求在根本上就植根于此在这种存在者的有限性本质之中而必须作为此在的先天倾向获得理解。哲学史就是此在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终极追求的历史,古希腊思想就是这种在特定的提问方式、特定的问题背景中依据各自的解决方式和追问路径实现对终极问题的追问这一现在被普遍标识为哲学的东西的最初起源。海德格尔对终极的追求借古希腊思想的问题背景首先以对存在问题的追问这种方式展开,这一问题背景首先是从布伦塔诺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阐释中获得的,也是在布伦塔诺的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基础上,对存在问题的追问才获得了进一步的展开。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追问在方法上受胡塞尔范畴直观思想的影响,认为对存在的通达并不是由思维抽象完成的。这样一种通达存在的方法与传统哲学的观点明显不同,显然具有其特定的思想来源,这一思想来源必须在胡塞尔那里寻找。时间现象是海德格尔追问存在问题的重要视野,可以说,海德格尔前期思想中对终极的追求都要依靠时间来实现。时间这一追问存在问题的视野是从其与康德在思想上的对话中获得的。
【关键词】:存在 意向性 逻辑哲学 范畴直观 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16.5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9-10
- 1.1.1 问题提出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国外对本论题的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对本论题的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4 创新点14-15
- 第2章 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追问15-20
- 2.1 存在问题的结构15-17
- 2.1.1 作为奠基性问题的存在问题15-16
- 2.1.2 存在者、存在与存在意义16-17
- 2.2 存在问题的追问路径17-20
- 2.2.1 追问存在问题的切入点17-18
- 2.2.2 理解此在之存在的视野18-20
- 第3章 布伦塔诺哲学思想对海德格尔的关键性启发20-25
- 3.1 布伦塔诺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阐释对海德格尔的影响20-22
- 3.1.1 布伦塔诺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阐释20-21
- 3.1.2 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另一种追问方式21-22
- 3.2 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与存在问题的关系22-25
- 3.2.1 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22-23
- 3.2.2 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突破23-24
- 3.2.3 意向性与海德格尔存在问题的关系24-25
- 第4章 胡塞尔现象学与海德格尔追问存在问题的独特方法25-30
- 4.1 胡塞尔的范畴直观对海德格尔的影响25-27
- 4.1.1 感性直观与范畴直观的区别25-26
- 4.1.2 范畴直观对追问存在问题的重要性26-27
- 4.2 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研究对海德格尔的影响27-30
- 4.2.1 胡塞尔对内时间意识结构的规定27-28
- 4.2.2 时间意识与时间性28-30
- 第5章 海德格尔的康德研究对时间性的开示30-35
- 5.1 《纯粹理性批判》中对时间的阐释30-32
- 5.1.1 先验感性论中的时间30-31
- 5.1.2 先验想象力与时间31-32
- 5.2 海德格尔的康德研究32-35
- 5.2.1 康德为形而上学奠基32-33
- 5.2.2 从时间图型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33-35
- 第6章 结论35-37
- 6.1 布伦塔诺的研究首先启发了海德格尔追问存在问题35
- 6.2 胡塞尔现象学为海德格尔追问存在问题提供了独特方法35
- 6.3 海德格尔的康德研究开启了其前期对存在问题的追问35-36
- 6.4 海德格尔存在问题有其独特的思想来源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 作者简介40-4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雨;;翻译·主体·意向——翻译中的意向性[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韩连庆;;技术意向性的含义与功能[J];哲学研究;2012年10期
3 刘占峰;论社会认知中的意向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王庆奖;真钞与假币——关于语言意向性、制度性的讨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王庆奖;语言意向性、制度性与民主性、独裁性[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刘景钊;论意向性的认识功能与实践功能[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倪梁康;;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问题[J];学术月刊;2006年06期
8 张志林;;分析哲学中的意向性问题[J];学术月刊;2006年06期
9 张志扬;;“指非指”:第三类检讨“意向性"的尝试[J];学术月刊;2006年06期
10 维之;;意向性概念的理论根据质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丛杭青;戚陈炯;;集体意向性: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2 吴彩强;;意向性和背景[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3 刘琼;;意向性与虚构名称的内涵[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4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5 吴彩强;;Intentionality等于Intensionality吗?[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6 宋玉坤;贾林祥;;意向研究的新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志勤;;面向翻译实事本身——胡塞尔现象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钊;理解心智: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5年
2 刘 钢;意向性科学与科技发展的新方向[N];学习时报;2004年
3 记者 廖琴;驻市金融机构向我市企业意向性投放贷款9.7亿元[N];广安日报;2006年
4 华中师范大学 王世鹏;意向性王国的探赜索隐[N];光明日报;2010年
5 见习记者 先宇;我市5户企业参加春季广交会[N];自贡日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朱扬;第二届中博会我州收获颇丰[N];恩施日报;2007年
7 徐娟;注水的“意向性协议”不要也罢[N];宁波日报;2013年
8 刘旭光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作为意向性对象的城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记者 周萱 实习生 吴洋;1600余人达成意向性协议[N];广元日报;2009年
10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李忠伟;心灵哲学中的“意向性”有三样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芝叶;现代技术的伦理意向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范民;胡塞尔意向性学说:历史的回顾与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黄妍;论集体意向的本性[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丽;论塞尔的集体意向性[D];西南大学;2011年
2 曹彦雨;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实践哲学维度[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吴紫阳;论海德格尔存在问题的三重来源[D];东北大学;2014年
4 吴科;言语行为与意向性[D];山西大学;2009年
5 邢起龙;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郑海玲;约翰·塞尔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意向性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刘冠帅;浅析塞尔的意向性理论[D];吉林大学;2013年
8 马小东;意向性与生命[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9 孙兆洋;论塞尔的集体意向性[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刘笑;塞尔的集体意向性理论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47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84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