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诚”观念的展开
发布时间:2017-09-20 20:01
本文关键词:周敦颐“诚”观念的展开
【摘要】:“诚”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最早关于“诚”的理论产生于先秦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唐朝时被李翱等学者所发掘,直至周敦颐将“诚”与《易传》相结合进行了本体论的提升,“诚”的哲学意蕴才得以凸显和完善。周敦颐的“诚”观念学深深影响了后世一批宋儒,如二程、张载、朱熹等理学大家。周敦颐也因此被推举为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在继承了前人“诚”的道德内涵——特别是《中庸》和李翱的《复性书》中“诚”的内涵意义上,结合了《易传》,将“诚”定义为“无极”、“太极”之本性,万物因获“诚”而产生,通过遵循内在的“诚”而得以发展。而“无极”、“太极”在周敦颐的哲学体系中具有本体意义,从而周敦颐将“诚”推向了本体的高度,构建了儒家“诚”哲学一向缺乏的宇宙本体论基础,并将“诚”作为“天”、“人”沟通的纽带,为儒家道德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宇宙本体论基础,从而为个体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坚实可信的依据,肯定了个体可以通过至“诚”的道德实践过程而达到与“天”合一的高度。对于个体的道德实践而言,至“诚”即是对于“诚”本体的复归,个体通过“无欲主静”、“迁善改过”、“慎动”等修养方法来趋向、达到“圣人”的境界。由此,周敦颐构建并完善了儒家“诚”哲学的理论体系。本文以“诚”的哲学思想为研究中心,顺应着“诚”的发展道路进行梳理,重点突出周敦颐对儒家“诚”哲学的发展与完善,对周敦颐“诚”的哲学体系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分别从“诚”的本体意义、道德内涵以及至“诚”的修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最后对后世受到周敦颐“诚”的哲学思想影响的宋代理学家及其思想进行简要阐述,通过此文,以期对中国儒家哲学的“诚”的思想发展得以掌握,通过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体悟周敦颐“诚”的哲学的宏大与精微。
【关键词】:诚 周敦颐 儒家 理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第一章 周敦颐之前儒家“诚”观念的演化14-25
- 一、《中庸》对“诚”的本体论提升14-19
- (一)诚者,天之道15-16
- (二)诚之者,人之道16-18
- (三)至诚之道18-19
- (四)孟子、荀子对《中庸》之“诚”的继承与发展19
- 二、李翱对“诚”的人性论发挥19-25
- (一)李翱“诚”论形成的背景19-21
- (二)《复性书》之“诚”的根据:性21-22
- (三)《复性书》至“诚”之法:静22-25
- 第二章 周敦颐之“诚”的双重意涵25-34
- 一、周敦颐“诚”的宇宙论意义26-30
- (一)诚之源26-28
- (二)诚之通28-29
- (三)诚之复29-30
- 二、周敦颐“诚”的道德论意义30-34
- (一)人道之诚的内涵——五常之性30-32
- (二)人道之诚的“动、静”——几32-34
- 第三章 至诚与尽性:周敦颐的修养论34-41
- 一、修养目标34-36
- 二、修养方法36-41
- (一)无欲主静36-37
- (二)迁善改过37-38
- (三)慎动38-41
- 第四章 周敦颐“诚”观念对宋代理学家的影响41-45
- 一、张载41-42
- 二、二程42-43
- 三、朱熹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进;江林昌;;“有物混成”与中国古代宇宙本体论[J];寻根;2006年02期
2 胡贤鑫;人性论与宇宙本体论的合一——程朱人学理论的重要特点[J];中州学刊;2003年05期
3 陈代湘;佛教宇宙本体论的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高正;庄子学派宇宙本体论的特点和分歧[J];河北学刊;1990年05期
5 王强;;从哲学文本看宇宙生成逻辑的衍变[J];求索;2008年11期
6 樊波;中国古典美学宇宙本体论的哲学探源[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7 韩晖;《老子》中的“道”与“德”[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8 刘建刚,连桂红;古代中国与西方哲学思想对体育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李满;;尼采与禅宗美学思想中的宇宙本体论和人性本体论之异同[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刘贻群;《恒先》三题[J];文史哲;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红超;理学宇宙本体论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倩倩;周敦颐“诚”观念的展开[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谭文超;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D];西北大学;2013年
3 贺洪刚;中国古代宇宙论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90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89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