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一浮六艺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21:13

  本文关键词:马一浮六艺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一浮 六艺 文化立场 人文修养


【摘要】:马一浮(1883—1967)是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儒家之一,他的创见在于其“六艺统摄中西一切学术,且六艺统于一心”的观点。本文取证,马一浮个人践履的生活实践内容是其六艺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旨在通马一浮的人生经历,管窥其六艺观。本文包含了三个章节,分别为六艺之定位、六艺与“复性”教育、六艺与文化生活。第一章通过马一浮“知识”与“学问”的区分、马一浮的判教说,点明“六艺为六经体用总别”的观点。第二章主要结合马一浮复性书院的教育实践,论述马一浮对儒家“道德境界的追求”与“知行合一”的继承,通过马一浮“志于道”教育实践,查看“六艺是性德本来具足”、“六艺总为德教”的观点。第三章从六艺与道德生活、六艺与艺术生活的角度,撷取马一浮六艺论中,《易》教与《诗》教的观点,并通过马一浮“游于艺”的思想及其生活实践,阐明“六艺即一心全体大用”、“艺,犹如树艺”的观点。
【关键词】:马一浮 六艺 文化立场 人文修养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引言6-10
  • 一、六艺之定位10-20
  • (一)“学问”与“知识”的区分:六艺定位的基础10-13
  • (二)六艺判教说13-20
  • 1.“别”与“总”六艺判教的标尺13-15
  • 2.以“别”与“总”评判下的《论语》15-17
  • 3.以《诗》教判《孔子闲居》17-20
  • 二、六艺与“复性”教育20-32
  • (一)“复性”的文化背景20-22
  •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缺陷20-21
  • 2.对传统文化的呼唤21-22
  • (二)“复性”思想的提出22-27
  • 1.对李翱“复性”思想的继承22-25
  • 2.对佛道心性论的吸收25-27
  • (三)建立书院:“复性”的实践展开27-32
  • 1.马一浮对书院在“复性”过程作用的重视27-29
  • 2.复性书院的建立与运行29-30
  • 3.有关复性书院的反思30-32
  • 三、六艺与文化生活32-40
  • (一)六艺与道德生活32-35
  • 1.全性起修,即本体即功夫32-34
  • 2.六艺之教,终于《易》34-35
  • (二)六艺与艺术生活35-40
  • 1.莫先于《诗》的艺术生活35-36
  • 2.玄与正见36-37
  • 3.六艺与人生观37-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4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忠钢;;试论牟宗三现代新儒学人性观的若干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李如涛;唐玉;;试论钱穆与余英时的儒学观[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毛文凤;论儒家终极关怀的双重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顾红亮;消极个性与积极个性——分析五四主流思想家个性观的一个新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叶飞;;儒家的三种传统及其现代命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孙勇才;余英时与中国现代学术典范之构建[J];河北学刊;2005年02期

7 朱晓;马一浮教育思想精粹及其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8 但昭彬;科举制之遽废与传统人文精神之消退[J];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16期

9 李剑书;王琳彬;;试论马一浮儒学教育思想[J];华章;2012年05期

10 王光松;论礼治的现代转化问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陈伟奇;中国古代刑法亲属容隐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钱玉君;现代新儒家思潮的传播与当代青年[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4 袁建军;20世纪新儒家的音乐观[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5 张晓芝;李华古文创作与盛唐儒学觉醒[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邱明涛;马一浮“六艺论”考论:以普遍主义问题为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聚刚;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会通儒耶的人文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左康华;儒学传播实现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田刘一杭;清末民初时期的文人与书籍设计的转型[D];汕头大学;2011年

10 任新;《春秋》礼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90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890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9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