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称评审 > 教师职称 >

高职院校设立实训教师职称系列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7-10-17 16:25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设立实训教师职称系列之我见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 实训教师 职称评定


【摘要】:文章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针对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资格和水平无相应标准、职称无法评定、岗位难以聘任等问题,在我国首次提出了设立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系列的建议,并对实训教师的职称系列、专业系列、基本条件、初定条件、申报条件、评审条件、职称转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新标准。
【作者单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训教师 职称评定
【分类号】:G718.5
【正文快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但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学生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培养,必须要靠实习训练(以下简称“实训”)教师的教学来完成,实训教师在高职院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卫;徐宁宁;;构建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指标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2 汪卫;;创建合理的职称评审体系 推动师资队伍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07年04期

3 张文杰;;基于“双师型”培养模式,构建实训教师队伍[J];华章;2010年24期

4 罗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周刚;徐振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6期

6 高生祥;邓丽霞;;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素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9期

7 宋六锁;关于对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杨洪玲;;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管见[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6期

9 梁奇伟;;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0年02期

10 郜永红;;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弱势的原因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2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3 宋士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邓满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晓军;黄克孝;;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马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郭贺彬;衣芳;;谈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郑丽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制度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英;不再让学历决定一切[N];中国人事报;2005年

2 记者 张茧邋通讯员 童志宏 刘彦妮;5所高职院校接受“省检”[N];湖南日报;2008年

3 李海英;省高招专科、高职院校录取线公布[N];沈阳日报;2008年

4 记者 赖红英;广东公开招聘高职院校特聘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彦;打造高职院校排头兵[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记者 张宝敏;人才培养不达标 学校招生要减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志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促进海南高职院校内涵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查结联;新成立六所高职院校招生[N];安徽日报;2004年

9 何学坤 刘淑芬;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重在以人为本[N];中国贸易报;2005年

10 记者 郭弘 实习生 罗苏;今年高考升学率将比去年下降一成[N];重庆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5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傅龙华;走向完整的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荣丰;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7 王嘉禄;山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张小军;江苏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郑爱芳;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孔德文;高职院校德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49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1049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