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 “五重五轻” 政策引导 高校实践
【摘要】: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引领和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挥棒"。但是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聘仍存在着"五重五轻"的现状,针对这些现象需要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加以纠正或调整。
【作者单位】: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
【关键词】: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 “五重五轻” 政策引导 高校实践
【分类号】:G645.1
【正文快照】: 我国进行职称改革已经20多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已步入正常轨道,通过职称改革,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改善了教师的待遇,稳定了教师队伍。但在实际的评聘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思考研究并加以解决。一、评聘分开,择优评聘: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政策的走向自197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愫蕴;;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8期
2 秦亮生;;试析高校职称评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年11期
3 郭睿;纪望平;;高校教师职称管理问题研究——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历史演进、问题与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田子俊;;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历史沿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赵志鲲;;高校职称评聘制度评价与对策探讨[J];江苏高教;2007年03期
6 王凌峰;;高校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龙;;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高等学校师资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由之路[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张冬胜;;论中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J];才智;2009年19期
3 张炬;;改进完善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之我见[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8期
4 宋广文;李建惠;何文广;;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秦亮生;;试析高校职称评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年11期
6 赖云云;朱爱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人事分类管理综述[J];华章;2010年25期
7 许乐洋;;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7期
8 张荔;;试论高校职称评审工作改进的途径[J];价值工程;2010年22期
9 张葳;;高校职称评聘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王凌峰;;地方高校教师聘任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应密;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艺佳;军队院校文职人员薪酬体系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敏;政府主导下的职称外语考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张志锋;高等职业学院教职工职称评估系统分析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4 焦振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员聘任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盘名德;职称评审的政府管理模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6 孙杰;校、院两级人事分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杜海林;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孙福兵;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美华;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沿革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张明洁;广西高校教师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春梅;赵芬;朱建定;;目前高校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贾宏阳 ,邢爱民;职称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人才;2001年09期
3 马金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4 高愫蕴;;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8期
5 蔡亮;李勇;;我区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高教论坛;2007年04期
6 曾冬梅;高校职称评定存在的负面现象及对策[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阳银安;;重业绩 轻论文——济南职称改革激活经济发展“第一资源”[J];中国人才;2012年07期
8 杨兴林;;高等学校职称评审的科学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9 杨富民;;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改革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7年15期
10 江本智;;浅谈高校辅导员职称评聘现状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波;人力资本与高校职称评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莉芝;樊晓艳;;私营经济的性质及其政策引导[J];丽水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杨淑民;康大为;;哈尔滨市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8年03期
3 吴跃明;坚持政策引导,,强化为农服务汤桥乡规模种植创出规模效益[J];江苏统计;1996年02期
4 亢宁梅;论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J];教育探索;2005年10期
5 肖功为;李四聪;;湖南民营企业创业模式及其政策引导[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吕小瑞;;滁州市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赵铸;;美国高校创新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2期
8 孟令臣;宁永红;;河北省大学生农村就业及扶持政策的建议[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周燕;梁j;;美、日、韩私立高教政策比较及其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06年04期
10 高潮;巩小文;;“以人为本”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皓;;浅析公共文化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2 ;前言[A];中国猪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成立大会会刊[C];2003年
3 金超;王嘉;;由住宅商用现象引发的思考[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陈娴;;杭州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葛玉广;秦洁;;2006年大连市展览业发展报告[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武军;王家廉;;发展我国环保事业与开拓资本市场的战略设想[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四期)[C];1998年
7 张天强;韩斌;张若U;马文杰;;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关于林州、汤阴、桦甸、舒兰4县农村金融的调研报告[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8 刘鹏;;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9 齐虎生;;政策引导 行业推动 加快中国棉花加工业的规模化与规范化[A];2006'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董德久;;推广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促进农民增收[A];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智多盈投资 余凯;政策引导板块轮动振兴规划带来交易性机会[N];证券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玉龙;政策引导 领导带头 从严治党 加强监督[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郭涛;政策引导资本活跃 各方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4 记者郑红;交通为经济开道[N];解放日报;2002年
5 记者 苗武军 通讯员 王永宏;和顺县论“牌”行赏[N];山西日报;2007年
6 杜一鸣;政策引导 项目先行 区域推进 贴近民生[N];沈阳日报;2006年
7 于海 杨晓君 张欣;市场机制政策引导是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N];现代物流报;2006年
8 记者 王慧芳 李映;加强政策引导突破核心技术 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N];中国电子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赵策;PE/VC受质疑 规范市场需政策引导[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左永刚;政策引导创投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热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晓静;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同济大学;2007年
2 郭琪;公众节能行为的经济分析及政策引导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玉;论发展教育产业的必然性及其政策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梁爽;上海服务业区位选择中公共政策引导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杜涛;我国网络舆论引导探索与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4 刘小生;论迁徙自由[D];山东大学;2006年
5 宋扬;法国集合住宅建设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叶斯博力;大连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及引导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长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探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杨孝芝;中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
9 王欣;奢侈品贸易及其政策引导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叶海波;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政治参与与党的政策引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09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60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