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中低级职称教师的激励问题
本文关键词:论高校中低级职称教师的激励问题
【摘要】:高校扩招后,中低级职称教师实际上已经由后备力量变为教研主力。根据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励模型、原则和办法,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作者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高校 中低级职称教师 激励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批号:02JK025)。
【分类号】:G645.1
【正文快照】: 高校扩招后,中低级职称教师已经由后台走向了前台,由过去的后备补充力量变成各高校教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中坚力量、各高校中的相对弱势群体,他们的职业特点是进行较高层次的人才生产,他们的工作业绩和状态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和高校的职能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艾小平;我国当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朝春;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白;;高校扩招“急刹车”[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8期
2 冯水陆;牟兰;;高校扩招所产生的社会影响[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周芝萍;张发亮;;高校开展竞争情报教育指导大学生就业探讨[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涂军元;;浅析高校扩招问题[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3期
5 陈鹏;;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5期
6 卢艳;陈恩伦;;论宋代科举制对高校扩招的启示[J];教育与考试;2011年03期
7 马玉英;;高校扩招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朱娴;董立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悖论”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池丽辉;石火学;朱楠;;高校扩招政策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与矫正[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10 孙鉴;;高校扩招过程中追风“升格”弊端的对策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彦;;也谈高校扩招[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肖凤翔;陈玺名;;我国高等学校过度债务的成因及其预警措施[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敬书;苏含英;;高校扩招与教室资源管理的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冯长春;;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谈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保证问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司林波;;从经济人的视角看我国的高校扩招[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6 孙河川;;沈阳市高校办学模式创新探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李漫红;苏明飞;;高校扩招背后——谈大众教育及其未来之路[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8 陈琴;胡维治;;论扩招后高等教育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陈昌礼;陈燕菲;龚维;耿們;;高校扩招背景下工科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浅析[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钟晓明;;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尹鸿祝、吕诺;今年高校扩招15万人[N];人民日报;2003年
2 高校教师 司徒望;纵然“规模世界第一”也应检讨高校扩招[N];东方早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何国庆 通讯员 梁笑;50亿元,燃起高校化债希望[N];湖南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陶媛慧;高校扩招要慎重[N];友报;2011年
5 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高校扩招为何慢不下来[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张西流;“卖地还债”恐难治高校“虚胖症”[N];贵州政协报;2011年
7 张乐 傅丕毅;高校扩招要“质”“量”并重[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路云亭;高校课题制度的衍生物[N];深圳特区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韶旭;高校扩招质量须保证[N];文汇报;2002年
10 徐勇;高校扩招不能牺牲质量[N];新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凤燕;高校扩招与国民受教育水平、教育不平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彭清华;高校扩招的经济社会贡献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王海龙;我国高考招生录取模式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李娣;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8 王哲;《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智英;技术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艳红;我国“985工程”高校定位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杨洁;扩招以来湖北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梅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武恺;山西省高校融资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封清云;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影响下的高校债务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杜德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畅;高校助困育人的现存问题及对策[D];中南大学;2012年
8 郑建阳;提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助能力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荣壁德;高校扩招形势下德育实施工作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娜;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54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65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