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及改革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9:17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及改革对策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也随着开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又与每一名中小学教师的核心权益息息相关,对科教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相关改革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教师职称管理改革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由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涉及的面域广、程序较为复杂,其改革的内容及措施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文章以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及改革对策研究为题,对其作了比较详细和深入的研究。首先,从现实和理论两个角度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及改革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概括,并进行了简单的述评,同时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并对文章的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概括。其次,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一般理论分析,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相关概念、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和概括,并重点论述了公共政策科学化理论和激励管理理论这两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此外,深入探讨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历史演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分为萌芽阶段、试点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入阶段,并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的实际效果欠佳、评定模式活力不足、评审标准过于片面化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职称评定体制混乱陈旧、评定主体的自主性无法保证和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最后,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有益经验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在有益经验方面,主要总结了美国、日本、新西兰和巴西等国家的有益经验,并国内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的“吉林模式”、“宝鸡模式”和“潍坊模式”进行了介绍。同时,从加快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管理体制创新、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模式,开展多元主体评审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提出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职称制度 职称评审 制度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9-10
- 1.1.1 研究的背景9
- 1.1.2 研究的意义9-10
- 1.2 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10-14
- 1.2.1 国内学者对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14-15
- 1.3.1 研究的思路14-15
- 1.3.2 研究的方法15
- 1.4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15-17
- 1.4.1 研究的内容15-16
- 1.4.2 创新点16-17
- 第2章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7-21
- 2.1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17-19
- 2.1.1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相关概念17
- 2.1.2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17-19
- 2.2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19-20
- 2.2.1 激励管理理论19
- 2.2.2 公共政策科学化理论19-20
- 2.3 加快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20-21
- 第3章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历史演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1-30
- 3.1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历史演进21-24
- 3.1.1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建立萌芽阶段21-22
- 3.1.2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试点改革阶段22-23
- 3.1.3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发展阶段23
- 3.1.4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3-24
- 3.2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24-27
- 3.2.1 评审标准的片面化24-25
- 3.2.2 评审过程的行政化25-26
- 3.2.3 评审结果的消极性26-27
- 3.3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27-30
- 3.3.1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27
- 3.3.2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自主性无法保证27-28
- 3.3.3 传统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体制混乱陈旧28-30
- 第4章 国内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模式及其经验研究30-35
- 4.1 国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之道30-32
- 4.1.1 划硬指标,连续两年不合格解聘30-31
- 4.1.2 多元考核,成绩和论文不是唯一31
- 4.1.3 学习不止,,整套再培训政策31-32
- 4.2 国内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经验32-35
- 4.2.1 吉林模式32-33
- 4.2.2 陕西宝鸡模式33-34
- 4.2.3 山东潍坊模式34-35
- 第5章 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对策35-43
- 5.1 加快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管理体制创新35-38
- 5.1.1 建立多维人才培养理念体系35-36
- 5.1.2 构建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支持机制36-37
- 5.1.3 建立与事业单位一致的岗位聘任机制37-38
- 5.2 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模式,开展多元主体评审38-41
- 5.2.1 以考评结合的评价模式抬高准入门槛38
- 5.2.2 以内评为主、外评为辅的评价机制发展多元主体38-39
- 5.2.3 以公开的职称评审过程实现“阳光评审”39-41
- 5.3 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指标体系41-43
- 5.3.1 建立注重师德和业绩的评价导向41
- 5.3.2 制定切实可行的向基层一线倾斜政策41-42
- 5.3.3 制定科学的可量化评价指标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
本文编号:657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65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