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称评审 > 教师职称 >

高校教师职称问题探源

发布时间:2017-08-29 09:06

  本文关键词:高校教师职称问题探源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职称 高校教师 选拔性评价 “双轨制” 职称评定制度 单轨制 职务聘任制 认可性 评价标准 职称改革


【摘要】:高校教师职称问题探源熊新华自1986年初高等学校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以来,虽然方向基本正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以往职称评定制度的宿弊并未尽除,由此还产生了一些新矛盾、新弊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挫伤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职称评定是高校教...
【作者单位】: 华中理工大学人事处
【关键词】教师职称 高校教师 选拔性评价 “双轨制” 职称评定制度 单轨制 职务聘任制 认可性 评价标准 职称改革
【分类号】:G645.15
【正文快照】: 高校教师职称问题探源熊新华自1986年初高等学校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以来,虽然方向基本正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以往职称评定制度的宿弊并未尽除,由此还产生了一些新矛盾、新弊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挫伤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职称评定是高校教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先桃;;国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与借鉴[J];东南亚纵横;2006年06期

2 罗继荣,罗贤明;对改革完善我国科技人员工资制度的思考——兼论科技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激励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罗继荣;科技人力资源可持续激励问题改革刍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尧,王焕轶;大学教师应当回归自由职业者身份[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5 黎学平;美国高校的教师制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6 骆四铭;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必然与局限[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3期

7 郑莲敏;;中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9期

8 杨虹,祖存基;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几点设想[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岚;论高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2期

10 鲁艺;李慧勤;;中美高校教师聘任制比较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6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碧虹;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志新;高校新型用人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伟杰;高校学科带头人聘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冯玉芳;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孔涛;中国高校师资国际化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薛凌芸;法国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纪变玲;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我国高校教师聘用选拔机制设计[D];中南大学;2006年

7 李春香;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潘洪彬;吉林省省属高校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丽丽;美国著名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瑛;;浅谈对“双师型”高校教师的理解[J];科技广场;2009年04期

2 ;做好教师职称提升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1982年02期

3 王洋;层次分析法(AHP)在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中的应用[J];丹东纺专学报;2004年04期

4 吴银玲;;刍议教师队伍建设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何平;;高等学校教师职称问题管见[J];中国高等教育;1982年07期

6 宋广文;李建惠;何文广;;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邢雅川;;高校教师职称、工资制度改革刍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8 吴洁文;高校教师职称工作改革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何茂广;;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的历史沿革[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孙绵涛;;教师积极性激励的基本原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人事制度改革[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2 钟宇红;邱立民;田地;;浅议学院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周文娟;;浅谈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建设[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黄雪菊;刘倩琦;徐峰;唐曙光;庞明涛;仲继卉;;高校科技成果长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仲尤、胡琼;湖大:学生评教结果直接影响教师职称晋升[N];光明日报;2002年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李元卿;别让高校教师走向“职业枯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西南交通大学 周志;教授活跃在本科讲台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新华社记者 马扬;吉林大学:教授不是“铁饭碗”[N];人民日报;2005年

5 冯亚丽;民办高校办学管理有新规[N];组织人事报;2007年

6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雷炜;实行教学效果优先和“一票否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孙启林;我们怎样当教授:呼吁激发活力的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记者 徐媛 实习生 吴名为 黄书琴;鉴成果评职称不光看论文[N];长沙晚报;2010年

9 李元卿(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华东));一线教师有“五盼”[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朱庆葆;“形似”多于“神似”的现状亟待反思[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珍;基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高校教师职称量化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刘立明;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职称升迁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吴晓俊;当前高校部分教师浮躁之风的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孙福兵;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雪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徐t

本文编号:752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752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9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