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7-01-03 17:59

  本文关键词: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9 年 9 月 第8卷 第3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H ebei N orma l U niver sity o f Science & T echnolog y( So cial Sciences)

Sep. 2009 V ol. 8 N o . 3

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

发展的对策*
马爱林 , 宁永红 , 刘

a b

燕 , 张桂荣 , 郝

c

d



a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a. 学生处, b. 职教研究所, c. 学报编辑部, d. 教育系,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要: 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 高中阶段的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但只有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与

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为此, 通过对高中阶段普通教 育与职业教 育的结构 分析, 在 职业教育 普通化和普 通 教育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下, 提出新时期职业教育 与普通教育在价值 观念层面 上要保持一 致, 适 当发展一 定比 例的综合高中, 构建职、 普沟通的立交桥, 从而促进职、 普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高中阶段; 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沟通路径; 教育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0; G 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7991( 2009) 03 0111 -05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ve and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Common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age M a Ailina , N ing Y ong ho ng b , L iu Y an c , Zhang Guirongd , Hao Donga ( a. Depart ment o f St udent. s Affa irs, b. Resear ch I nstitute o f Vo cat ional Education, c. Edito 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 ebei No rmal U niversity o f Science & T echnolo gy , Q inhuang dao Hebei 066004, China) Abstract: W ith the impro vement of the developing lev el of pr oductivity , the educational scale in the senior hig h schoo l is also being enlar ged. But only ratio na l educational str ucture can be fit for the r equirement of labor market. T her efore, throug h t he analy sis of the structures of common educatio 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 n, under the tr end of their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puts fo rw ard that in the new er a, the tw o kinds o f education should keep pace with each o ther at the level o f v alues and co ncepts; we should appro pr iately dev elo p compre hensive senio r high schoo ls in cert ain pro po rtion, co nstr uct the co mmunicativ e o verpass between v ocatio na l and co mmon education, so as t o impro ve their co or dinative dev elopment. Key words: senior hig h schoo l st age; v ocational education; common education; communicativ e approach; anal y sis of educatio nal structure

教育部5关于加 快发展中 等职业教 育的意 见6( 教职成[ 2005] 1 号) 中指出: / 近年来, 我国高 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 腿长、 一条腿短. 的不协调现象。 0当前存在着中等 职业学校招生难的现象, 同时, 社会经济发展对技 能型人才的强劲需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技能 培训, 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普通高中学生又缺 乏技能, 这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反映出高中阶段 教育发展的不协调, 在一定程度上结构不合理的 问题还相当突出。因此, 正确分析影响中等教育 结构的因素, 探讨促进高中阶段职普教育协调发 展的新思路显得十分必要。

一、 高中阶段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结构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出现 过三次比较大的波动: 一次是 20 世纪 80 年代, 普 通高中的压缩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这个时 期, 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有效需求, 政 府加强了宏观调控,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了良 好势头。我国缩小普通高中的规模, 大量改办普 通高中为职业学校, 同时恢复和新建了一批职业 学校; 另一次是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 普通高中大 发展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大滑坡。自 1998 年以后, 短短几年由于高校的扩招引发了普高热不断升

* 基金项目: 2006 年河北省人文社科项目/ 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模式的研究0 ( S060328) 。 收稿日期: 2009 05 25; 修回日期: 2009 08 10 - - 作者简介: 马爱林( 1971 , 男 , 高级政工师, 主要从事职业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1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8卷

温, 整个职教系统面临严峻的形势; 第三次则是 2005 年以来, 国家为适应社会经 济发展对初、 中 级技术人才的需求, 持续加大了中等职业教育招 生的力度, 基本实现了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 教育招生规模的大体相当。 1980 年我国高中阶段招生规模为 454. 2 万人( 包 括普通高中、 中专、 职业高中, 未计技校招生数) , 学校 数为 36 666 所, 在校生数为 1 091. 3 万人, 毕业生数为 644. 2 万人, 1985 年调整为招生数422. 8 万人, 学校数 27 908 所, 在校生数 1 071. 8 万人, 毕业生数 264 万人。 之后,/ 七五0期间招生人数在415~ 427 万人之间徘徊,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开始回升, 从学校的数量上来 看, 出现了减少的趋势, 但是招生数量到 1993 年首次 超过了 1980 年, 达到了478. 1 万人。在这一过程中, 普 通高中规模处于徘徊乃至衰退状态, 1993 年达到低 谷, 招生数、 在校生数分别为 228. 3 万人、 9 万人, 656. 比 1980 年少55. 1 万人、 9 万人, 但中专和职高招生 12. 人数是在稳步扩大的, 分别从 1980 年的 25. 3 万人和 30. 7 万人增加到 1993 年的 86. 5 万人和 134. 88 万人, 在校生数从 76. 1 万人、 4 万人增加到 209. 8 万人、 45. 306. 35 万人[1] , 但由于普通高中的比重较大且下调较 深, 致使整个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停滞不前。 自 1994 年开始高中教育又得到了长足发展。 高中的在校生人数从 1994 年的1 248. 86万人发展 到 2001 年 2 246. 05 万人, 招生数由 483. 67 万人上 升到 840. 71 万人, 毕业生人数从367. 3万人上升到 632. 73 万人, 到 1998 年我国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 学校招 生比例为44 B 56, 在 校生比例 为 45 B 55。 1999 年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又出现剧烈的波动, 招生呈进一步急速滑坡。1999 年普通高中招生数、
表1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普通高中招生数 /万人 752. 821. 877. 871. 840. 13 51 73 21 16 占总招生数比例 /% 66. 37% 66. 36% 64. 21% 60. 58% 58. 36%

在校生数为 分别 从 396. 32 万 人、 049. 71 万 人 1 上升到 2001 年557. 98 万人、 404. 97 万人, 中等职 1 业学校从 323. 75 万人、 34 万人下降到 2001 年 959. 282. 73 万人、 08 万人, 2004 年普通高中招 生 841. 820 多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550 万人, 普职比为 6 B4[ 1] , 有相当一些地方普职比还达不到 7 B3, 高 中阶段总体规模是在不断的扩大, 但普通高中与中 等职业教育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普通高中与 职业高中人数结构与资源结构不协调。主要反映 在职业高中招生数量极少而且没有上升趋势, 有的 地方还在减少, 出现了教室闲置以及教师工作量不 足的现象。有些学校从十几个班减少到七八个班, 班容量也仅在二三十人左右, 有的班不足 10 人; 而 普通高中的班容量却过大, 一般都在六七十人左 右, 而且很多县市更甚, 达 80 多人, 这就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 为此,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 2004 年全国职业 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中讲到: 要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 展, 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 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 育规模, 2005 年下决心增加招生 100 万人, 达到 650 万人, 争取在 2007 年达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 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 协调发展。此次的扩 招主要是通过增量调整, 把职业教育规模做大, 进 而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与协调发展。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 2003 年 以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呈现了改善的趋势, 由 2003 年的 7B3 发展到 2007 年接近 6 B4, 具体招 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变化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
[2]

2003~ 2007 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变化情况 中职招生数 / 万人 381. 14 416. 50 489. 34 566. 91 599. 47 占总招生数比例 /% 33. 33. 35. 39. 41. 63% 64% 79% 42% 64% 总招生数 / 万人 1 1 1 1 1 133. 238. 367. 438. 439. 27 01 07 12 63

表 2 2003~ 2007 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在校生人数变化情况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普通高中在校生数 / 万人 1 2 2 2 2 964. 83 220. 37 409. 09 514. 50 522. 40 占总在校生数 比例 /% 67. 22% 67. 45% 66. 53% 64. 54% 62. 60% 中职在校生数 / 万人 1 1 1 1 958. 071. 212. 381. 506. 13 39 20 48 88 占总在校生数比例 /% 32. 78% 32. 55% 33. 47% 35. 46% 37. 40% 总在校生数 / 万人 2 3 3 3 4 922. 291. 621. 895. 029. 96 76 29 98 28

第3期

马爱林等

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113

2005 年, 党中央、 国务院两次召开全国职业教 育工作会议, 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职 业教育发展明显加快, 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 速。2005、 2006、 2007 年, 中等职业学校连续 3 年分 别扩招 100 万、 万、 万人, 到 2007 年, 中等职 100 50 业学校招生达到 800 万人, 均创历史新高。在此基 础上, 教育部继续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扩招。教育部 部长周济, 在 2009 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 会议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上指 出: 2008 年,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招 生 规 模 突 破 了 810 万人, 在校生规模突破了 2 000 万人。这一成 绩的取得, 进一步巩固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 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格局。并指出, 2009 年 再扩大招生 50 万人, 达到 860 万人[ 3] 。 如上所述, 从结构比例上, 自 2005 年以来经 过几年的大力调整, 基本实现了高中阶段普职比 例相当。在普、 职沟通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 试, 但还没有形成 有效的机制保 障。综合 来看, 普、 职教之间在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有效沟通等方 面仍存在不协调的现象。

接、 紧密的联系,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直接表现 在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上, 其对高中阶段教育结构 的影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通过对高等教育的影 响来实现的。自 1978 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以后, 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很快, 1980 年高等学 校本专 科招生 人数为 28. 12 万人, 在 校生 人数 114. 37 万人, 从 1985 年到 1991 招生人数保持在 60 万人左右, 在校生人数 200 万人左右, 1992 年 以后保持稳定的增长, 自 1999 年我国实行高校扩 大招生以来, 人数达到了 154. 85 万人, 2001 年招 生人数为 464. 21 万人 , 高校的快速发展刺激了 普通高中的大发展。因为上大学几乎是当时每一 个适龄青年及其家长心中的梦想, 而上普通高中 是实现上大学这一梦想的最为宽阔、 最为便捷的 通道。在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尚未 建成的今天, 这条通道几乎被认为是唯一的。 ( 三) 教育政策的影响 教育的发 展除了受到经 济发展水平 的影响 外, 更受到政策的影响。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21 世纪初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培养符 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行各业有文化、 懂技术、 业务熟练的劳动者, 国务院或教育部等相关部委 相继批转和颁发了一系列文件, 有力地促进了职 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中标志性的有, 1985 年 5 月颁发的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6; 1991 年国务院颁布的5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 育的决定6和 1993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的5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6; 1996 年 5 月 15 日颁布 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6, 在我国职业教 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进入 21 世纪, 国 务院作出了5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决定6, 国家实施52003~ 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 计划6, 教育部先后提出了5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 业教育的意见6、 5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6,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 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这些方针、 政策和法规, 为 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 ( 四) 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影响 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在办学投入、 办学经 验等方面存在不足, 如一部分职业学校教学设施 设备、 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等办学条件较为薄弱,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 行业、 企业参与 人才培养环节少, / 双师型0教师队伍不能满足教 学要求等现象, 导致中等职业教育整体质量不高,
[ 1]

二、 影响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 育协调发展的因素
( 一)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由于生产力水平较 低, 同时由于计划体制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 才的需求突出表现在精英人才方面, 在一定程度 忽视了初、 中级技术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 伴随着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显迫切, 社 会经 济对初、 中级技术人才 的需求也愈显突出。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培养初、 中级人才, 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 密切相关。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 世 21 纪初的职业教育大发展说明了这一点。同时,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 2008 年以来 全球金融危机, 对我国的经济都产生了较强的冲 击, 经济发展相对减缓, 对初、 中级人才的需求相 对减弱或是提出了新的要求。 ( 二) 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影响 经济是教育的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对高中阶 段教育结构比例的影响是最根本的。在各级教育 中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 政治和生产有着最为直

114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8卷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办 学竞争力。 ( 五) 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教育的发展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这是 不争的事实。在美国, 实用主义盛行, 由此决定了 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 德国人对理性的崇拜造 就了其发达的职业教育, 而在中国由于/ 学而优则 仕0、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0等儒家文化的 / 影响, 人们对强调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普遍存在 着不认同甚至是鄙视的态度。即使在 21 世纪的 今天, 尽管经过十多年的改革, 有效地改善了多年 形成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 表面上看, 职 业高中得到了发展, 但我国职业技术型人才成长 尚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实际上, 职业高中内部 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大, 特别是经济发展缓慢地区,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很少有毕业的学生在自 己发展的道路上有所成就。同时, 一些人对职业 教育的认识不正确, 认为职业教育是/ 末流教育0、 上职业学校/ 低人一等0, 使职业教育被异化和边 缘化。

经济, 容纳着一个宠大的、 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教育 体系, 两者相互促进, 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随 着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 不仅 需要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人才, 更需要培养大批的 中、 初级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发展中等职业教 育仍应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长期政策。教育部周济 部长在 2008 年 3 月 7 日的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 会议上曾深刻指出: / 我们把中等职业教育办好, 让 孩子愿意去当工人农民,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 考一条道升学的问题。 0一方面, 转变传统的职业 观, 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即使到 2020 年我国高等 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0% , 仍将有 60% 的适龄青年 应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 进步, 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促使了人 们对升学和择业的观念更为理性化, 考大学将不再 是惟一就业途径, 掌握行业企业急需的技能, 成为 现代工人和农民, 必将是青年职业生涯中的一项理 性选择; 另一方面, 凸显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运 用政策和市场两个手段, 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科学 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再一方面, 转变职业教育 办学观念, 增强职业教育影响力。牢固树立/ 以服 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0的办学指导思想, 实现从 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 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 导、 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的 三个转变, 练好内功, 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 二)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增强中等职业教育 培养力, 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质量协调发展 目前, 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规模上 大体相当, 但在办学质量和效益方面, 职业教育离 人们的预期还有相当的距离,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 办学质量提上了重要日程。早在 2000 年, 教育部 印发了5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的意见6; 2005 年教育部出台的5关于加 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6指出: 多渠道增加对 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充分依 靠行业和企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进一步深化中等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等职 业教育培养能力; 2008 年教育部又专门出台了5关 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 业教育教学改 革的若干意 见6, 旨在提高中等职 业教育教学质 量和办学效 益, 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从/ 进一步提高 对深化教育教学 改革紧迫性和重 要性的认识0、 /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进一步更新

三、 高中阶段普、 职教育沟通协调发展 的对策
2004 年 6 月, 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曾经指出: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两个支柱, 必须 协调发展, 不能一条腿长、 一条腿短。实现高中阶 段普、 职沟通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 求, 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要好要快发展的内在要 求。实现高中阶段普、 职教育沟通协调发展更是满 足人民对教育个性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是以人为本 科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实现高中阶段普、 职沟通协 调发展, 在当前主要是在保持规模基本相当的基础 上, 进一步实现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实现普、 职教育之间有效便捷的沟通。 ( 一) 转变思想观念, 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价值观层面保持一致 从终身教育思想看,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 教育最终都要和社会职业相衔接。从这个角度讲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应该是相互融合的。但是, 由 于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 直至今天, 还有不 少人视职业教育为二流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反 复证明, 再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设计, 如果没有 技术工人的实际操作, 也难以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 品。德国的经验就值得很好借鉴, 高度发达的社会

第3期

马爱林等

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115

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0、 坚持育人为本, 把德育工 / 作放在首位0、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工学 / 结合、 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0、 优化专业设置和结 / 构, 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0、 改革教学内容、 / 教学 方法, 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0、 进一步完善教 / 学管理, 积极推进制度创新0和/ 加强教学保障条 件建 设, 建立提 高教学质量的 长效机制0 8 个方 面, 提出了 20 条具体意见。在现阶段, 牢固树立 质量意识, 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落实好教育部的 要求, 扎扎实实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 是实 现普、 职教育结构和质量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三) 完善职普沟通机制, 促进职业教育与普 通教育协调共生 1. 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为职 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保障。通过实施严 格的就业准入制度, 要求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持 证上岗, 建立健全岗位证书制度, 没有受过相应岗位 培训和获得相应证书不能从事相应工作, 这样就树 立了职业教育的权威, 职业教育的优势就能体现出 来。/ 要就业, 找职教0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必将促使职、 普之间进行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 2. 适度发展一定比例的综合高中, 实施普通教 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 验, 可积极推进中等教育综合化的进程, 加强普通 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即普通教育职业化, 职业 教育普通化, 有助于把相互割裂的学术教育与职业 教育统一起来。综合高中是把不同智力、 性向的学 参考文献:

生集中到同一所学校里, 综合地实施普通教育和职 业教育, 以校内分流代替校际分轨的办学模式。普 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两类教育资源的设施、 设备、 仪器、 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都可以相互利用, 做到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 能力 水平、 兴趣、 个性、 特长等方面的不同, 在教师的指 导下, 进行分流调整, 合理定位, 从而找到一条适合 自身条件和特点的最佳发展途径。 3. 构建教育立交桥, 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沟通渠道畅通。所谓立交桥既是立体交叉, 又相 互沟通。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立交桥主要是普通 高中的升大学的高架桥, 职业教育只有少数能够 上到半桥, 下段不通。大多数还只在铺路, 上不了 桥。在这方面, 澳大利亚 T AF E 教育模式是比较 典型的成功模式, 新加坡、 德国、 瑞典、 日本等国也 都能够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更好的沟通与 渗透。构建立交桥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情况,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型教育向全 民化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可以满足更多人的教 育消费需求。一方面, 要切实实现上下贯通, 即实 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立体贯通, 满 足中等职业教育受教育者提高技术的教育需求; 另一方面, 保障普、 职教育之间的横向贯通。既加 强了普、 职教育之间的渗透和融合, 使得中等职业 教育受教育者可以选择参加普通高考接受普通高 等教育, 又可通过立交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还可选 择直接就业; 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受教育者, 亦可 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直接就业。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80 年 - 2007 年[ M ]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 200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 公报[ EB/ OL ] . [ 2009 07 20] . http: / / w ww . edu. cn/ jiao _y u_fa_zhan_498/ 20090720/ - t2009 07 20_392038. shtml. - [ 3] 中职在校生规模达到 2 100 万人[ EB/ OL ] . [ 2007 10 18] . http: / / cpc. people. com. cn/ GB/ 104019/ 104109/ 6399024. html. - [ 4] 付先之, 葛松才. 浅谈甘肃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策略[ J] . 发展, 2007( 3) : 78 79. [ 5] 李泽宇, 王正惠. 我国农村高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 32 37. [ 6] 程方生, 何齐宗. 江西省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性问题分析[ J] . 江西教育科研, 2005( 5) : 5 11. [ 7] 包金玲, 李静波.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J] . 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1) : 56 58. [ 8] 黄 尧. 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J] . 中国成人教育, 2004( 8) : 4 7. [ 9] 余南宁.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腼的问题和对策[ J] . 黄山学院学报, 2004( 5) : 121 123. [ 10] 顾美玲 . 关于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J] . 重庆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 5 7. [ 11] 李芙蓉 .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 发展与问题探究[ J] . 教育发展研究, 2002( 12) : 12 16. [ 12] 胡银环 .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实证分析[ J] . 教育发展研究, 2001( 8) : 19 22. [ 13] 陈维仁 . 构建三教并立的高中段教育体系, 全面发展高中段教育[ J]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1( 3) : 95 97. [ 14] 张二庆 . 对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J] . 河北师 范大学学报, 2001( 4) : 85 87. -



  本文关键词: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3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33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