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浅说》及其对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8-02 14:26
《诗境浅说》是清末文学家俞陛云先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他的诗学思想和诗歌素养。其对诗歌的点评,见解独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而又兴味悠长,对当今的中学语文古诗教学有诸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故即便在今天,该书也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论文根据《诗境浅说》的特点,提取实际教学中可利用的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及价值,梳理前人对作者及作品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现状制定论文的研究框架,并介绍相关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重点介绍了《诗境浅说》的编选特色,主要从体裁、题材和风格三个方面来介绍:体裁上该作品只选取近体诗,包括五言律绝、七言律绝、五七言摘句等几方面的作品进行分析;题材上则是涵盖全面,抒情诗、写景诗、咏史诗及有其他各种题材的诗歌可以说一应俱全;风格上兼收并蓄,浪漫与现实、雄健与幽秀、险怪与自然等不同风格的作品都有选取。第三章主要是从《诗境浅说》的评点特色上来进行分析,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言简意赅、深中肯綮,包括注重分析关键字词深意、注重体会诗歌优美意境、注重品味诗歌深层意蕴等;二是多方引证、以诗证诗,包括引用范围广泛,引用方式多样,...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诗境浅说》的编选特色
第一节 体裁只选近体
一、五言律绝
二、七言律绝
三、五七言摘句
第二节 题材涵盖全面
一、抒情诗
二、写景诗
三、咏史诗
四、其他诗
第三节 风格兼收并蓄
一、浪漫与现实
二、雄健与幽秀
三、险怪与自然
第三章 《诗境浅说》的点评特色
第一节 言简意赅,深中肯綮
一、注重分析关键字词深意
二、注重体会诗歌优美意境
三、注重品味诗歌深层意蕴
第二节 多方征引,以诗证诗
一、引用范围广泛
二、引用方式多样
三、引用程度不一
第三节 个性解读,特色鲜明
一、文辞雅洁,文采斐然
二、学养深厚,见解独到
三、借诗寄慨,托意遥深
第四章 《诗境浅说》对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释义过于琐细,导致诗意支离
二、解读照本宣科,以致缺乏特色
三、分析面面俱到,往往关键不明
第二节 《诗境浅说》对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启示
一、注重整体把握
二、讲好关键字词
三、适当引申扩展
第三节 对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宏旨微言 申其义趣——俞陛云“微言大义”词学观的阐释模式[J]. 王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诗书传家意味长——俞陛云《诗境浅说》荐读[J]. 龚侃. 语文学习. 2017(12)
[3]王夫之《唐诗评选》诗学理念探微[J]. 刘宝强. 铜仁学院学报. 2017(10)
[4]王船山《唐诗评选》的选诗特色与选评背景[J]. 朱新亮.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5]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引导[J]. 吴兴红. 语文建设. 2016(36)
[6]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 王宁. 中学语文教学. 2016(11)
[7]俞氏父子《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唐宋词选释》选本特色论[J]. 牛思仁. 鸡西大学学报. 2015(11)
[8]中学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许福德,付瑶. 黑河学刊. 2013(02)
[9]古诗词教学刍议[J]. 张所帅. 语文建设. 2012(04)
[10]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参考书使用状况及其改进建议[J]. 邵志慧.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1(05)
硕士论文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D]. 曾薇.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论《唐人七绝诗浅释》的鉴赏方法及教学启示[D]. 李博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经史百家杂钞》对中学古文教学的启示[D]. 霍爽.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小学中年级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瑶.沈阳师范大学 2016
[5]俞陛雲詩學研究[D]. 廖昀喆.南京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68692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诗境浅说》的编选特色
第一节 体裁只选近体
一、五言律绝
二、七言律绝
三、五七言摘句
第二节 题材涵盖全面
一、抒情诗
二、写景诗
三、咏史诗
四、其他诗
第三节 风格兼收并蓄
一、浪漫与现实
二、雄健与幽秀
三、险怪与自然
第三章 《诗境浅说》的点评特色
第一节 言简意赅,深中肯綮
一、注重分析关键字词深意
二、注重体会诗歌优美意境
三、注重品味诗歌深层意蕴
第二节 多方征引,以诗证诗
一、引用范围广泛
二、引用方式多样
三、引用程度不一
第三节 个性解读,特色鲜明
一、文辞雅洁,文采斐然
二、学养深厚,见解独到
三、借诗寄慨,托意遥深
第四章 《诗境浅说》对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释义过于琐细,导致诗意支离
二、解读照本宣科,以致缺乏特色
三、分析面面俱到,往往关键不明
第二节 《诗境浅说》对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启示
一、注重整体把握
二、讲好关键字词
三、适当引申扩展
第三节 对中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宏旨微言 申其义趣——俞陛云“微言大义”词学观的阐释模式[J]. 王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诗书传家意味长——俞陛云《诗境浅说》荐读[J]. 龚侃. 语文学习. 2017(12)
[3]王夫之《唐诗评选》诗学理念探微[J]. 刘宝强. 铜仁学院学报. 2017(10)
[4]王船山《唐诗评选》的选诗特色与选评背景[J]. 朱新亮.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5]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引导[J]. 吴兴红. 语文建设. 2016(36)
[6]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 王宁. 中学语文教学. 2016(11)
[7]俞氏父子《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唐宋词选释》选本特色论[J]. 牛思仁. 鸡西大学学报. 2015(11)
[8]中学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许福德,付瑶. 黑河学刊. 2013(02)
[9]古诗词教学刍议[J]. 张所帅. 语文建设. 2012(04)
[10]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参考书使用状况及其改进建议[J]. 邵志慧.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1(05)
硕士论文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D]. 曾薇.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论《唐人七绝诗浅释》的鉴赏方法及教学启示[D]. 李博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经史百家杂钞》对中学古文教学的启示[D]. 霍爽.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小学中年级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瑶.沈阳师范大学 2016
[5]俞陛雲詩學研究[D]. 廖昀喆.南京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68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668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