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生微创作的指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09:14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微创作的指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综合素养的最好尺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规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然而,从目前的写作教学来看,教师的教学指导,重技巧轻思辨、重结果轻过程、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眼前应试模式训练轻终身写作能力培养;加之学生生活积淀的匮乏,写作态度的消极,语言表达的干瘪,思想深度的欠缺,均造成学生笔下的作文情感“失真”、情节“失实”、构架“失态”。我们语文教师是学生写作道路上的引路人,对学生的指导要有长期的积累和针对性的练笔,最终才能在这个动态性的写作过程中给予他们提高和进步。高中生微创作的指导研究,这不仅是一个写作规范、技巧掌握的“入格”教学,还是一个包括了对文学认知、对生活观察、对社会思考、对生命诠释及对个性化、形象化、诗意化、哲思化等表达的多方面传授、训练和培养的过程,是真正立足于“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学方式。高中阶段是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历练的过程,笔者选择了微小说、微剧本、微影评等三种符合高中学生写作实际的三类文体,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课堂实践和工作坊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写作个性,将每一个写作教学环节真正落到实处。微创作的教学指导,不仅有利于推出构思新颖、内容独特、表达灵活、语言丰富的好作品,而且有利于挖掘、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写作素养,从而造就符合时代精神、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生 微创作 语言表达 创新思维 写作素养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4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一、研究缘起10-11
  • 二、研究意义11-13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3-15
  • 四、研究思路15-17
  • (一) 研究目的15-16
  • (二) 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微创作指导的课程依据17-24
  • 第一节 创意写作课程的借鉴17-20
  • 一、美国的课程启示17-19
  • 二、国内的课程现状19-20
  • 第二节 微创作课程的雏形20-24
  • 第二章 微创作指导的基本理论24-29
  • 第一节 情境认知理论24-26
  • 第二节 全语文的教学理论26-29
  • 第三章 高中生微创作的学情分析29-34
  • 第一节 调查结果29-32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32-34
  • 第四章 高中生微创作的指导构想34-39
  • 第一节 高中生微创作的概念阐述34-35
  • 第二节 高中生微创作的指导思路35-39
  • 第五章 高中生微创作指导内容开发的目标和指导策略39-64
  • 第一节 微小说写作是一种审美与创造过程39-45
  • 一、目标:敢于表达,言之有物39-40
  • 二、评点式改写:细节摇摆40-41
  • 三、赏读式仿写:对话摇摆41-43
  • 四、情境式编写:情节摇摆43-44
  • 五、小结44-45
  • 第二节 微剧本写作是一种形象与个性化的过程45-55
  • 一、目标:乐于表达,言之有文46
  • 二、阅读鉴赏式:涵咏台词表现力46-50
  • 三、品读探究式:研究性小习作50-52
  • 四、改编导创式:编创微剧本52-54
  • 五、小结54-55
  • 第三节 微影评写作是一种思考与探索的过程55-64
  • 一、目标:善于表达,文质彬彬55-56
  • 二、微评论:短评写作56-59
  • 三、微影评:综合写作59-62
  • 四、小结62-64
  • 结语64-68
  • 第一节 创新与启示65-66
  • 第二节 反思与建议66-68
  • 参考文献68-72
  • 作者简介72-7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少美;;微小说——网民时尚的图文游戏[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王梦;刘江滢;;微小说:网络信息时代的新文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第四届新浪微博“微小说”大赛来啦![J];意林(原创版);2014年01期

4 丁纯;;诗化微小说的写法初探[J];语文月刊;2014年01期

5 王梦;;3G时代微小说创作特点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04期

6 ;“微小说”大赛优秀作品选登[J];八小时以外;2011年01期

7 ;微小说[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1年01期

8 ;微小说[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1年02期

9 ;微小说[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1年05期

10 哈瑞;;微小说,一场140字的网络狂欢[J];时代青年(悦读);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诸葛漪;微小说,离叫好又叫座有多远[N];解放日报;2010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23万网友角逐微小说奖[N];深圳商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田梅 朱秀霞;微小说,一场140字的网络狂欢?[N];新华日报;2011年

4 崔乐;“微小说”:下一站文学?[N];人民日报;2011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王磊;微小说能否推动“微产业”[N];文汇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龚倩 徐宁;微小说,用情感观照现实[N];新华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淼;新浪欲推动“微小说”商业化进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8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刘涛;微小说:时代公共情绪的微妙注释[N];光明日报;2012年

9 曹健 邹欣媛;寻找“微”时代的生活方式[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任晓宁 实习生 岳珊 郝鑫岐;“微”产品正火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舒;微小说的后现代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雷晓娟;微小说的传播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劲慧;高中生微创作的指导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帆;公共领域中的新媒体文学[D];湖北大学;2013年

5 邓红珍;魏微小说创作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微创作的指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465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b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