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可视化策略在实用文读写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1 04:12

  本文关键词:可视化策略在实用文读写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可视化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教育技术和艺术设计等领域的热门话题,它是指把抽象的数据、信息或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图像以辅助数据、信息或知识的记录、分析、传播和创新。实用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以外的文本。把信息可视化、信息图设计和知识可视化等可视化理论应用于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中,就形成了一种策略性知识,即将实用文阅读中所应获取的文本信息和实用文写作所要表达的信息转化为纯文字以外的视觉图像以辅助理解和表达。本文研究这种阅读和写作策略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建立视觉表征与实用文读写的关联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视觉表征是指可以表示数据、信息或知识的视觉图像,视觉图像由四个要素构成:形状维度、组合关系、图像中的数据文字以及色彩等美学元素。根据视觉表征的形象程度和视觉表征中文字的比例,可以将视觉表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勾画、批注、摘要和提纲。第二类是图表,包括表格、数轴图和统计图。第三类是抽象图形,抽象图形可以根据形状之间的组合关系分为流程型图形、树型图形、分组型图形、网络型图形、交集型图形和特殊符号六大类,前五类图形分别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第四类视觉表征是图画和实体,图画可分为图片、具象图形、半具象图形、影像和动画,图画及实体有直接呈现和视觉隐喻两种用法。概念图、思维导图和思维地图等是将图形类的视觉表征应用于学习或思维的某一方面所形成的功能设计和操作程序,如思维导图是用树型图发散思维、概念图是将树型图与网络图结合分析概念的层级和关系,但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的概念图、思维导图常常超出了原发明者所限定的功能范围,因此,笔者认为中小学应放弃这些名称的纠缠,直接根据其形式特征来称呼和应用。文本信息的层次结构可分为概念-命题-命题网络或者词语-句子-语篇结构。实用文的阅读是对文本信息的提取、结构化和内化,实用文的写作是对大脑中信息的提取、结构化和外化。因此,视觉表征与实用文读写的匹配关系是:用单一的形状或美学元素表示对单个信息的提取,用形状之间的组合关系表示组织信息间逻辑结构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图形类视觉表征中的各个类别与组织信息的思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流程型图形表示按照排序或逻辑推理的思维组织的信息,树型图形和分组型图形表示按分类的思维组织的信息,网络型图形表示按联系的思维组织的信息,交集型图形或把多个图形并列比较表示按照比较的思维组织的信息。可视化可以应用于实用文阅读的不同阶段,可以由读者人工绘制,也可以借助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可视化应用于理解性阅读阶段,要先用勾画/批注/摘要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再用图表、图形、图画梳理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将信息结构化并内化到大脑中,叙述类信息、阐释类信息和论辩类信息的可视化有不同的技巧。可视化应用于批判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阶段,是用视觉表征对文本信息的可信度进行评估并对有关问题展开研究,先从文本内部入手,用视觉表征呈现和分析文本逻辑有无错误;再从文本外部入手,用视觉表征对文本及其他途径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取舍与整合。可视化应用于鉴赏性阅读阶段,是用视觉表征呈现和评价文本组织信息的形式和技巧,如谋篇布局的章法、语言风格等。可视化在实用文写作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写作构思的可视化,主要把提纲、表格、图形和图画作为辅助构思的支架。可视化辅助构思的步骤是先用构思支架发散思维,扩充写作内容;再用构思支架梳理写作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文章结构和表达技巧。可视化构思支架的开发可以从表达方式、文体类型、思维训练、具体的写作任务等视角入手。第二个方面是创作可视化文本,包括用排版技巧突出文本关键内容、为文本配图(创作混合文本或称有图之文),以及将全部想法或整个文本转换为图像(创作非连续文本或称有文之图)三种情况。后两种可视化的基本步骤是筛信息、选图像、绘图像、添文字、美化排版,可视化文本的写作要遵循逻辑与艺术设计的双重规律。总之,实用文读写可视化的功能是将隐性的思维显性化,将零散的思维结构化,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可视化的价值在于促使阅读理解的真正发生、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质量及效率、增强写作的对象意识。可视化策略有潜藏式和明示式两种教学方法,可视化策略的教学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意多角度开发教学资源,注意与其他教学科目的配合。教授可视化策略,将有利于提高实用文的学习质量,并加强语文课程的逻辑思维训练。
【关键词】:可视化 实用文 阅读策略 写作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G63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研究的缘起和现状8-9
  • 1.2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9-15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15-16
  • 第2章 视觉表征与实用文的关联16-30
  • 2.1 视觉表征的构成要素与类型16-26
  • 2.2 实用文的文本结构和读写过程26-27
  • 2.3 视觉表征与实用文读写的匹配关系27-30
  • 第3章 以图逆志——实用文阅读的可视化30-56
  • 3.1 实用文阅读可视化的既有经验30-31
  • 3.2 实用文阅读可视化的实施框架31-33
  • 3.3 理解性阅读的可视化策略33-46
  • 3.4 批判性阅读的可视化策略46-51
  • 3.5 鉴赏性阅读的可视化策略51-56
  • 第4章 以图传意——实用文写作的可视化56-72
  • 4.1 实用文写作可视化的既有经验56
  • 4.2 实用文写作可视化的实施框架56-57
  • 4.3 写作构思的可视化策略57-64
  • 4.4 创作可视化文本的技能64-72
  • 第5章 实用文读写可视化的功能、价值与教学72-77
  • 5.1 实用文读写可视化的功能和价值72-74
  • 5.2 可视化策略的教学74-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2
  • 附录:本文所用图表一览表82-84
  • 后记84-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超;GIS可视化技术在MIS中的应用[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君毅;刘嘉峰;邱嗣荣;毛勇锋;许耀华;;基于可视化的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1年

2 余世银;乐嘉锦;葛孝X;;可视化数据挖掘模型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0年

3 韩伟杰;张文;李晓梅;;基于Vis5D的可视化服务器设计与实现[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特约记者 解小如;3D可视化技术:开启全新管理模式[N];中国化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律;大数据时代下可视化新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王鑫;基于SPARK的流场可视化任务处理框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相增辉;洞庭湖水域可视化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4 王宇;基于残基结构的可交互蛋白质分子可视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5 段潇潇;可视化策略在实用文读写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杨康;地铁接触网可视化自动挂拆地线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穆光远;医药分销商库存可视化技术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娜娜;卫星组网应用仿真可视化要素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9 陈希祥;数值流形方法的可视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胡桃涛;可视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可视化策略在实用文读写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4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504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