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6-06-07 14:05

  本文关键词: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页开发与批量生成 网站维护与快速修改制作 相似网页的模板套用

2006年第8期

第33卷总第194期

外国教育研究No.8,2006Vol.33GeneralNo.194

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

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德伟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建立现代教育体系起,日本战前的中等教育和战后的高中教育

先后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再由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过渡。在这一阶段性发展过程中,日本社会政“中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和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对其不同历史时期高中教育(或制约作用,这主要表现为:经济因素在其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政治因素和文化传统在其中有效地起到了制衡作用。[关

词]日本;中等教育;高中教育;普及化;影响因素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6)08-0018-04至大正中期(大约从1872年至1920年),该阶段中等学校(主要指旧制中学校、高等女学校、甲种实业学校)的入学率保持在15%以下。第二阶段(大众化阶段)是从大正中期到昭和20年代末(大约从1920年至1954年),该阶段中等学校或高级中学的入学率从15%提高到了50%。第三阶段(普及化阶段)是从昭和20年代末到现在(大约是1954年以后),该阶段高中的入学率超过了50%。而且,以大正时代中期(1920年前后)为分界点,战前的中等教育发生了第一次变化,即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以昭和20年代末(1954年前后)为分界点,战后的高中教育发生了第二次变化,即由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

一、高中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宏观线索

日本教育社会学者藤田英典在《高中教育的普及化与选拔原理》一文中,借用美国社会学者马丁 特罗的著名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主要以高中入学率为指标,把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高中教育数量扩大和性质变化的过程划分为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精英化阶段)是从明治初期

[收稿日期]2006-02-26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课题批准号:吉教育科研[2001]11号)。

[作者简介]张德伟(1966-),男,河北衡水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632.4/313

从明治维新以来的130余年间,日本的高中教育(战前为“中等教育”)先后经历了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战前的中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战后的高中教育实现了由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过渡,并且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入了高度普及化阶段。日本高中教育的这种阶段性发展,是受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深刻影响与制约的结果。也由于不同时期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日本高中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再向普及化的过渡具有明显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阶段过渡[1]。

藤田英典所阐述的日本高中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揭示的仅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事情,有必要对此后日本高中教育发展的大体状况再作进一步的说明。以1974年日本高中入学率超过90%(实际为90.8%)为标志,日本的高中教育进入了高度普及化阶段,日本学者称之为“准义务化阶段”,现在(2004年)其高中入学率已高达97.5%,这表明日本高中教育已经具有了“全民性”特征[2]。

Word文档免费下载: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1-4页,共4页)


  本文关键词: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4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54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