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中城乡课程公平问题及对策——基于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中城乡课程公平问题及对策——基于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视角
【摘要】:课程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着诸多城乡不公平的现象。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英语的视角分析,依据课程公平的实现阶段和课程的内部要素可以看出,英语课程在课程规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三个阶段均存在城乡课程不公平的问题。课程政策定位"城市中心"、城乡社会二元经济结构、忽视城乡差异与不注重过程性评价,是造成城乡基础教育英语课程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原因,应在课程评价上"尊重差异",在课程实施上"缩小差距",在课程规划上"创新机制",以促进城乡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公平。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英语课程 课程公平 城乡公平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复杂性思维视域下教师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研究”(13YJA880015)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师专业标准下微课应用于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163050)
【分类号】:G633.41
【正文快照】: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教育领域提出的目标之一。课程作为官方知识的载体,对人的发展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所以,课程公平成为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更是衡量国家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课程公平问题作了分析与论证,如以罗尔斯正义原则、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彩燕;经验课程中的知识——关于轻视知识倾向的讨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白月桥;我国三代课程历史演进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3 郑文,李方;面向21世纪广东高师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本期语录[J];课程教学研究;2012年11期
5 韩艳梅;管窥当前台湾语文课程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胡斌武,吴杰;试论课程的文化学基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左铁峰;高巍;;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沈贵鹏;论融合型心理教育课程[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3期
9 程传银;体育课程的社会制约性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郑学燕,王志林;智力理论与课程开发[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军;黄克孝;;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宗年;;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江苏省南京市弘光中学校长 闫勤;“三色”课程的追求[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校长 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 钱铁锋;课程建设:从数量走向品质[N];江苏教育报;2013年
3 王放;“5+1+N”课程操作 让学业更精彩[N];长春日报;2011年
4 吴江市教育局 史建荣;在课程建设中深化素质教育[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郑东辉邋崔允o7;如何理解校本课程的地位与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浩;课程:成就“完整的人”[N];中国教师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唐景莉 实习生 黎彦 马琳;小学期:课程请进来 学生走出去[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赵小雅;校本课程最大的生命力是学生的兴趣[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刘报恩 作者单位 兰州第三十四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N];甘肃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雷;论课程传播[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余进利;五向度课程领导框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丽燕;美国大学课程运行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维娜;小学班本课程开发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3 谢蕾蕾;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文源;学校课程愿景领导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帆;学科课程的合理性及其批判[D];西南大学;2007年
6 周翔;检视、理解与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爱琴;学科课程的价值再认——一个基于生命发展的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庆霞;我国课程实施研究的文献分析-1990-2010[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毛齐明;课程改革的文化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业瑜;论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课程素质[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77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87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