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创新型人才视角下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绪论

发布时间:2016-08-17 14:19

  本文关键词: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篇教育硕士论文目录:

本篇教育硕士论文目录:

创新型人才视角下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绪论

时间:2015-10-22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教育硕士论文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转型期。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亦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化解这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转型,关键要靠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此,党和国家提出到 2020 年要将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已经提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层面。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研究和参与到系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当中,为各类创新型人才的的成长创建有益的发展机制、环境氛围和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革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基础是课程。长期以来,人们一谈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就习惯性地想到这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其实,基础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期,不仅因为此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创新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而且此阶段也是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技能开发训练的黄金时期,这是因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以及创新的思维方式的培植,关系到他们将来接受高等教育和从事创新性工作的潜质和发展基础。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强盛梦想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创造性地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并立足本校实际深入研究和探索适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和课程培养方案。

  2.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的膨胀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各国之间竞争日益加剧,而竞争的核心则是国家创新力建设,其实只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竞争。因此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各级各类学校应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

  现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是:以课程为载体,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激发和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2001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必须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正是顺应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明确给基础教育实践者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目标。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普通高中,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基本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性开发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传统的升学教育思想的禁锢以及主客观因素制约,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定位仍存在极大误区,导致当前国内普通高中在课程改革实践上仍然是进程缓慢,大一统的国家课程体系难以有效突破,且存在校本课程开发数量和质量的非系统性、低层次性,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正相关性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程。本课题从着眼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度系统性地研究解决校本课程开发问题,旨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真正意义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3.创建学习型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从知识技能的传授向促进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转型,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和学习型校园建设,持续培养大批学习型、创新型教师队伍。反观现实的普通高中教育,一方面,教师骨干群体的年龄结构绝大多数处于 35 至 50 岁之间,他们绝大多数是我国 20 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资队伍,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育技术等层面上普遍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距离创新型教育队伍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因而教师专业发展态势难以适应现实的新课程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另一方面,近年来进入普通高中的新教师队伍越来越趋向于高学历,他们的高素质基础和较高研究能力决定了应该为他们搭建更高更好地发展平台,发挥他们在校本研究和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骨干带动作用。本课题研究旨在基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视角,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为广大教师提供重要的专业发展平台,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型教师队伍发展的需要,进而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的进程,真正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4.相关教育理论的发展成果推动本课题研究方向的确立

  19 世纪以来,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创新教育理论、个性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不断累积推广,课程研究理论和课程开发成果等也在不断推陈出新。20 世纪80 年代伴随素质教育改革热潮的兴起,我国亦确立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革新目标,国内素质教育理论由此开始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这一切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理论支撑。

  5.个人研究兴趣和工作经验是本课题提出的直接动机

    本人多年来始终从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和一线学科教学研究实践,近年来本人在学科情境教学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效果,不仅在组织学生参加学工实践中发现学生个性化的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在组织各类竞赛活动中更是深刻感受到学生创造的潜力是无限的,例如在 2010 年、2011 年、2012 年连续三年的市级头脑奥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中,作为一所入学分数刚过普高线的学校学生和全市最优秀的顶尖学生同台竞技,竟然丝毫没有任何败绩,连续三年获得团体优秀组织奖,且每年都有 30 余人分获一二三等奖。由此我更加坚信:每个人都是一个富有个性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只要我们遵循创新教育规律、个性发展规律,依托校本课程开发,采取“哪壶开了提哪壶”的策略,不断激发和巩固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信心,不断培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造技能,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会不断得到激发与成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样可以在差异性较大的各类普通高中里结出累累硕果。这也使得“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正式提到本人的研究日程上,旨在为普通高中加快课程改革、开展创新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借鉴。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一直把重视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传统。被后人认为是研究创新思维的第一部文献的是 1863 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的《遗传的天才》一书,是一部国际上最早研究创新性的系统着作。以后,杰斯特罗的《发明的心理》、克劳福特的《创造性思维的技术》、杜威的《我们如何思考》、奥斯本的《思考的方法》以及魏特海墨的《创造性思维》一书,均从创新思维的内涵理解、方法训练、实证研究等角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阐述,为创新教育理论体系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创新教育学”应运而生,其标志是吉尔福特《创造力的发展》[1].此外,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学论专家赞科夫通过长达 20 年的教育实验研究,提出教育应发展学生三个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基本确定了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

  进入 21 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改革目标更是强调,发挥每一个学生4的潜能,改进科学和数学,提高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在高中课程实践中强调坚持走班分层教学和学分管理,注重学生个性化指导与培养;强化启发式教学,一方面倡导教师注重学程设计,另一方面任何课程都要求学生自己去发掘、编排资料、撰写报告,注重思维能力培养,倡导独立思考,给学生课堂上发问、讨论的机会。

  在国外众多的创新教育模式中,影响较大且为多数实践者认同的主要有三种:一是威廉姆斯的创造与情意模式,核心是创新思维与创新情意,强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和情意倾向中的好奇心、想象力;二是吉尔福特的解决问题模式,核心是思维的发散性,强调以多样化解决问题为中心;三是奥斯本·帕内斯的创造性解题模式,核心是思维的系统性开发,要求以系统的方法解决创新思维培养问题。

  综上所述,这种以启发式教育为主,以思维能力培养训练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能力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目标,促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创新教育课程改革主流趋势和重要途径,并且出现了诸如菲吕马克、斯基尔贝克、奥尔顿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校本课程研究专家,她们认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最有权利通过选择课程资源,规划、设计、改编和开发适合存在差异化的学校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也唯有如此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教育质量。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高中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系统的教育指导,更离不开个性化的创新教育课程方案,那种主要依赖仍处于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自觉选择和自主探究发展的松散的课程组合与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对大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也为本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温馨提示:查看本篇硕士论文其他章节,请浏览本页面左侧←【论文目录】导航)

下一篇:创新型人才和校本课程概念界定
上一篇:某市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情况调研

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本文关键词: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6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96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