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采集仓库 > 论文天下 >

浅谈城市化进程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13 14:50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和经济活动都向着城市集中。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到城市人口分布、密度、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产业规模和分布等,直接增加了对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能力的需求。在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前提下,必须加强改善这种交通运输供不应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不协调等相关运输经济问题,提高运输效率,从而促进我国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 交通运输 运输需求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1 前沿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过程,由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大量人口和经济活动都向着城市集中,在这样城市化发展的条件下,城市化的发展对其本身及其运输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运输经济方面,运输作为一种由直接产品消费而衍生出的消费,为了达到运输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运输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必须对城市化进程中运输活动中的经济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与分析,以期达到运输业平稳快步发展。
  2 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交通运输现状问题分析
  2.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输需求,供不应求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向各个城市转移,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各种需求也随之增加。伴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和小汽车进入家庭,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增长迅速,导致人、车、路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交通问题越发突出。
  道路建设的发展无法满足机动车增长的需求,致使单位面积道路上的车辆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道路拥挤不堪,经常出现堵塞现象。在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则更为严重,交通拥挤的加剧不但带来了出行者的时间损失,还会由于耗油量的增加,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2.2综合运输体系结构不完善,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连接
  目前我国运输管理方式、运输政策和运输机制都还是部门所有制, 交通部管公路运输、内河航运和海运, 民航总局管航空运输, 铁道部管铁路运输,各个交通管理部门职能分离,互不协调,国家也没有统筹的考虑和安排,这就导致很多互相不协调的矛盾及低效率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使得我国发展综合交通运输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2.3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对运输调控失衡
  由于交通运输具有很多显别于其它行业的特点,是不可能通过价格机制来有效的配置其资源的。城市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各种交通运输造成的污染、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等都需要政府来干预。但是政府的交通运输政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多半是只解决或缓解了眼前的问题,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发展。
  3 城市化进程中解决相关交通运输问题的建议
  3.1 加强城市轨道建设,缓解交通压力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中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践来看,轨道交通凭借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的技术优势在发达国家的地区成为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倍受市民欢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有助于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改善城市经济结构,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目前,我国内地有二十余个城市规划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这对城市运输供给不足有很大缓解作用。据统计,城市轨道交通的输送能力是公路交通运输能力的近10倍,而其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仅为小汽车的5%。除此之外,可以分担地面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挤,降低废气排放和噪声污染。
  3.2 加强交通运输需求管理,促进有限交通资源发挥高效能
  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避免走弯路。例如新加坡,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交通迄今没有出现严重的拥挤现象,而且道路交通事故也很少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在交通需求的管理方面采取了比较成功的措施,一方面实行车辆拥有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个人汽车的增长率;建立大容量的交通系统,在早高峰期间设置公交专用道,不断改善以公共汽车为主的大众交通系统,确保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一方面建立多个商业副中心,基本实现了居民日常购物娱乐在区内的设想,减少了出行量等。
  因此,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交通而言,改善交通需求是迫切的。我国多数城市出行还是公共交通为主,因此要继续加大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方便性,必要时扩大设置公共交通的专用车道,同时也可在合适的条件下出台较高的停车收费率。除此之外,可以调查研究居民出行率比较高的项目,建设相关设施,减少出行率等。
  3.3 提高运输装备的技术水平、从业队伍的素质和市民的交通意识
  加强对汽车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的汽车的研究、不断运用新型汽车技术;加强报刊、电视广播等传媒的舆论导向,,促使领导和广大公众共同关心和支持未来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现代化,支持对其适度超前的共识,将节约用地和合理用地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力度,交通标志要明显,白天、夜晚显示醒目,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要从运输供给方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与其它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

 

 



本文编号:13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lunwentianxia/13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